老四宋浩民諷刺道:“么妹就是個好吃鬼!”
宋慧芳不服氣了,反唇相譏:“我好吃什麼?你不好吃?你以前還偷吃大哥帶回來的餅乾……”
宋浩民不等么妹說完,紅著臉否認:“你瞎說,是你偷吃的。”
媽媽用筷子敲了敲桌子,責備道:“四子跟老么是合著骨頭的,兩人一句話不到就要吵,太煩人了。”
宋浩文哈哈笑起來,道:“你們再吵嘴,我們就把菜都吃了。”
爸爸平時不大說話,家裡的地位不及他老婆李英。他徵求了一下李英的意見,從廚房碗櫃裡取出一個塑膠瓶,裡面裝著一斤多的散裝稗子酒。
宋浩文知道這酒是由公社稗子酒廠,用稻田裡的雜草稗子種製作出來的。當年糧食緊張,捨不得用糧食制酒,就想到了這種替代的方法,變廢為寶。
這酒的度數在42度上下,品質和口感都不錯,最主要的是價格低廉,很受當地百姓歡迎。不過,這酒普通人家平時可捨不得喝,只有逢年過節和家裡來重要客人了,才拿出來喝的。
可惜的是,稗子酒的壽命並不長,隨著糧食放開,以及收集稗子種的成本加大,市場上就再也看不到這種酒了。
爸爸興奮地說:“今天撿到這麼大的魚,實屬難得,加上三子高中畢業了,家裡又多了個勞力,值得慶賀一番。三子,喝點酒沒有關係。”邊說邊拿個空茶杯給宋浩文倒酒。
這酒還未加好,宋浩民就從爸爸手中搶過酒杯嚐了一大口,頓時被嗆了,咳得眼淚直流。宋慧芳一邊拍手,一邊幸災樂禍地斜睨著宋浩民,把宋浩民恨得咬牙切齒。
為了慶祝宋浩文畢業,媽媽特地做了韭菜炒雞蛋和幾樣炒素。雞蛋是家裡母雞生的,蔬菜都是家裡長的,因此,這一桌菜並不需要花什麼錢。
吃過晚飯,當客廳只剩下宋浩文和媽媽時,媽媽掃了一眼在廚房收拾碗筷的宋慧花,對宋浩文小聲說:“三子,明兒有空幫媽媽勸勸你二姐。她歲數不小了,今年也十九歲了,該考慮婚事了。她有幾個女同學,小孩都能下地跑了。”
“前幾天有人將大隊長鄭東河的兒子鄭益水介紹給你二姐。我和你爸看著那小夥子蠻好的,人長得精神,兩人歲數相當,對方家裡條件還不錯。可你二姐死活都不答應。”
聽了媽媽的話,宋浩文一下子想起了重生前二姐宋慧花的情況。
前世,二姐跟他處得最好,有很多心裡話都肯跟他說。他七歲上小學一年級時,二姐上小學三年級。那是複式班,一至三年級合併在一個教室上課,一組一個年級。他就跟二姐在一個教室裡待了一年。
他記得,當初鄭益水被媒人介紹給二姐認識時,起初二姐也是堅決不同意的。
二姐曾經和本隊知青江森談過戀愛,有過海誓山盟。可自從前年江森返回京城後,二姐便失去了江仁森的所有訊息。家裡人都確信江森變心了,勸二姐別再痴心妄想,即使江森願意繼續相處,他的家長也不會同意,畢竟彼此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
後來,經過全家人(包括宋浩文)多次的勸說後,二姐同意與鄭益水相處,並最終與他結婚。
誰知,二姐的婚後生活並不幸福。蜜月期一過,兩人就經常因為一些瑣事吵嘴。加之,鄭益水婚後原形畢露,五毒俱全,放浪形骸,五年後,兩人的婚姻走到了終點。二姐爭得了女兒的扶養權,帶著女兒離開鄉村,到林山縣城開了一家時裝店謀生。她女兒很爭氣,先是考入985名校,接著又讀研,最後成了大學教師。只是二姐再也沒有戀愛結婚。
想到這些後果,宋浩文再也不想像重生前那樣順著媽媽的意了,他要阻止這段孽緣,讓二姐重新選擇人生。
於是,宋浩文笑著問:“媽,你們是不是急著要趕走二姐呀?有她在家幫忙不好嗎?她歲數還小啊。城裡的姑娘,三十歲左右結婚的大有人在。”
“胡說!農村女娃能跟城裡姑娘比嗎?女人的花季可不長,一耽擱就過去了。”媽媽不滿地道。
現在都什麼年代了,要談,讓二姐自己談去。”宋浩文勸道:“新時代了,你們可不能包辦婚姻啊。”
這時,宋慧花從廚房走了過來,聽到他倆談話的內容,臉色一沉,說了一句:“瞎操心!”徑自回房間休息了。
【透過這部書的寫作,發現很多人和我一樣,過去真的錯得太多,浪費的機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