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孃親和母親的心頭肉,做母親的,怎麼會忘記孩兒的一切!”清灈開口,說畢又與如玉對視一眼。
“這許多年在宮裡,雖然吃的不差,但卻再也找不到小時候家裡的味道。”錦華看著這些零食,卻不伸手。
兩位夫人見她只是站著,並不伸手,還當她不喜,可聽她說完,卻明白了,這孩子在宮裡已經養成了恭敬的習慣。
“來,坐下,嚐嚐爺爺派人從老家捎來的新茶,這是那種大葉子的茶葉,你小時候總是奶聲奶氣的說‘母親又喝樹葉了,又喝樹葉了’,哈哈哈!”
如玉回憶她小時候,不禁噗嗤!笑了起來,清灈也沒忍住笑了!錦華亦笑了起來。
孃兒幾個笑做了一團,坐在書房翻閱《論語》的朱巡,聽到這笑聲,心裡甜滋滋的,不禁感嘆,兒女常年都不在身邊,好久沒有體會天倫之樂了……
一陣笑聲過後,錦華的心又敞開了許多,她忽然感覺,無論時間過去多久,都無法改變親情,這好像是刻在她骨頭裡的東西。
“娘,”錦華看看兩人,抓住她們的手,“十幾年了,女兒都沒有像剛才一樣開心的笑過,雖然養在深宮,卻處處謹慎小心,如履薄冰,幸好,女兒遇到了貴人,還能在痛苦時有人稍稍有人疼惜,能再見到爹孃,真是老天眷顧。”
此番話一出口,錦華這些年憋的一口氣,全部吐納,感覺自己煥然新生,本以為這個時候她又會常含淚水,可並沒有,與家人的團聚稀釋了她的悲涼,讓她彷彿重生了一樣。
兩位夫人對視了一眼,心中已然明瞭,她們的女兒這些年一定過的不容易,不過孩子不願意說,那她們就不提,大家開心就好。
“我得女兒,吉人天相,總會有貴人相助!”如玉說著。
清灈雖然是親生母親,但是有的話語她卻不善於表達。
“對了,我還給家裡的傭僕們帶了禮物,都在提盒裡,都是一些宮裡的東西,回頭還請母親們發給她們!不過,我當年以為馮婆婆也被大水沖走了,都沒有單獨給她老人家準備禮物,那些宮花香袋,送給她顯得輕浮了些。”錦華一股腦的說出來。
“行了,你有這份心就行了,馮媽媽不是外人。”清灈言道。
“那下次再回家來,我一定單獨帶份禮物,孝敬她老人家。”錦華笑著說。
“女兒不留在家裡嗎?!”清灈脫口而出,自從知道女兒要回家認親,她一直都盼著娘倆,躺在一張床上,好好聊聊。
清灈的問題讓錦華猶豫了。
“孃親,如今女兒是皇上身邊的執筆女官,每日都要侍駕左右,住在宮裡更方便許多,還有,女兒並沒稟明皇上,已經找到了家人……”
錦華說的明白,兩位夫人對視一眼,雖然心裡不得勁,但是也明瞭,女兒如今也是有利祿在身之人,多少有些身不由己,況且,有多少人家眼巴巴的看著她的位置,多少官家女求之都不得呢!
“母親們理解女兒的苦衷和身不由己,可是如今有家了,不能如你父親一樣,每日入朝進殿嘛?”清灈問。
錦華笑了笑,說:“女兒也不確定,只是照片侍奉在皇上身邊,每日都要到晚膳後,如果住在家裡,可能多有不便。且,還需向皇上稟明才是,急不得。”
兩位夫人深知,讓女兒輕易改變現狀確實需要時日,也就不太急著讓她回家裡住,還是待來日老爺稟明瞭皇上再說吧。
“這許多年,對星兒好的貴人,我們應當面謝恩才是,可,想必都是宮中之人,咱們見著,也不方便,回頭,咱們備了禮物,你帶進去謝了才是,也是咱們家裡的心意。”清灈說道。
錦華噗嗤!又笑了。
“好好好,孃親,只備著簡單的就行,我送給平素照顧我的宮女和師父,別的貴人便不要準備了。”
“為何?”兩位夫人一頭霧水。
“宮中的賢貴妃娘娘和當今的聖上,都是女兒的貴人,這些高位之人,送何種禮物才是?還不如不送的好。這些,父親和母親就不要操心了。”錦華掩面而笑,兩位夫人也笑了。
“星兒,你剛剛說的賢貴妃娘娘,可是是關隴盧氏的貴妃?”清灈問。
“正是,只有這一位賢貴妃。”錦華點點頭。
“那就太好,不如為娘改日以同鄉之誼去拜訪,當面感謝了才是啊。”清灈說道。
清灈的話一出口,如玉和錦華都吃驚的看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