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
群臣叩首,高呼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近侍太監上前,高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近侍太監話音剛落,內閣首輔張居正站出列,拱手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內閣首輔張居正繼續說道:“陛下登基四月有餘,臣以為該將陛下的年號確定下來。”
張居正的話語剛落,朝堂群臣紛紛點頭:“臣等附議。”
年號代表著皇帝的顏面。
一般來說,每一任新帝登基,都會捨棄舊的年號,選一個全新的年號,以此來表示萬物初始。
李祀靠在龍椅寶座之上,聽著大臣們的建議,面色平靜。
他並不是沒有考慮過年號。
只是,自他登基以來,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
並且,年號一事,萬萬不能馬虎。
因為,有的年號,會伴隨皇帝的一生。
若是隨便取一個年號,昭告天下後,發現存在一些問題。
到那時,丟人的可是他這個皇帝。
本來,李祀準備過段時間,讓禮部尚書準備一些年號,然後從其中選擇。
但現在,既然張居正提了出來,不如順勢將年號的事定下來。
反正,年號一事,遲早都要解決。
李祀目光一轉,望向群臣,開口說道:“愛卿們有什麼好的年號建議啊?”
李祀的話,讓朝堂百官陷入思索。
年號代表著皇帝的顏面。
所以,必須要有足夠的威嚴。
並且,也得有一定的辨識度,能與歷朝歷代的年號區分開來。
這一點就很難得了。
李祀環顧朝堂,目光落在兵部尚書身上:“愛卿有何意見啊?”
天子的話,讓兵部尚書冷汗直冒。
如果皇帝問的是禮部尚書這樣的文臣,可能還能得到一個稍微滿意點的答案。
但兵部尚書,一階武夫,雖然不至於目不識丁,但要他想出一國年號這種複雜的稱號,他能有什麼頭緒?
只不過,既然天子所問,兵部尚書只能硬著頭皮,勉強說出了一個年號。
“回稟陛下,臣以為,陛下登基以來,文韜武略,大業將成,不如以‘大業’為年號?”
兵部尚書小心翼翼的說完,背後早已被汗水浸溼...
“大業?”
李祀微微皺眉。
這個年號,在李祀看來,太直接了......
李祀不是很喜歡。
接下來,李祀又問了幾位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