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宮,議政殿!
武后一身縞服,高居在主位上,仔細地聆聽東都刺史文德舉的奏報。
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頒佈《建東都詔》,將洛陽改為東都,從此大唐帝國實行“兩京制”,西京長安,東京洛陽!
文德軍出自蜀地利州文家,四年前,他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進士,但因為與武后‘梓里人’這層關係,加上又是堅定的挺武派,於是很快被武后重用,提拔為東都刺史!
別看只是一州刺史,但東都洛陽屬於帝國陪都,文德舉的刺史之位遠不是鄜州那些地方刺史可以比擬的,李治時期,還沒有京兆尹這個機構,所以兩京的刺史,等同於京兆尹,放在今天,相當於首都一把手。
明面上,文德舉的官階為從三品上州刺史,屬於東都最高行政官員,但尷尬的是,豫王一直擔任東都留守,官階比他要高兩個品級,而趙偉霆又是河南府府牧,兩人佔據東都第一第二的官位,因此他這個刺史,反倒成了光桿司令。
一炷香後,文德舉將洛陽城的情況全部通報完畢,武后揉了揉太陽穴,隨口問道:
“文愛卿,你方才提到不久前,折衝府發生過一次兵變,這是何故?”
文德舉拱手道:“回娘娘,是折衝府下面的一個參將,因遭受都尉鞭打,不堪羞辱,遂帶領手下將士二十於人叛亂,兵敗後盡皆伏誅,此事趙牧府有上奏朝廷!”
武后點點頭,又問道:“那折衝府都尉是誰?可有被羈押候審?”
“回娘娘,都尉名叫謝士冀,在兵變中身負重傷,如今人已死了!”
“死了?”
武后鳳眼一挑,露出些許的詫異,她稍作沉吟,便對文德舉命令道:“給我好好查查這個謝士冀,看看他身前觸犯過哪些罪責,最好是越大越好!”
文德舉點頭應允,隨即又問出了自己疑惑:“娘娘,恕卑職多嘴,死的只不過一個都尉而已,娘娘為何會對他如此留意?”
武則天瞥了文德舉一眼,沒有急著開口,而是緩緩站起身子,雙手背後,往殿外走,文德舉趕忙跟在身後,小心伺候。
兩人一前一後走出殿外,武后來到轉角的石欄處,她居高臨下,俯瞰著遠處繁華的洛陽城,身子背對著文德舉,略帶訓斥地點撥道:
“當初我把你遷到東都出任刺史,可不是讓你來這兒頤養天年的,想要在東都掌握實權,那你就得先拿趙偉霆當權力的墊腳石!”
文德舉心中一擰,惶恐的同時又顯得格外的激動,從武后簡短的話語中,他已經品出來一個重要的訊號,武后欲扶持他掌控洛陽城!
來不及多想,他當即伏地拜倒:“娘娘恕罪,這些年卑職與那趙偉霆交手數次,奈何各司皆是他的人,況且背後還有豫王的助力,卑職實在苦無良策,還請娘娘示下,卑職該如何去做?”
武后轉過身子,輕哼道:“明知對方實力在你之上,還非要與之正面交鋒,你輸的一點都不冤,想要扳倒趙偉霆,你不能把目光只放在他自個身上,而是應當先從他底下的人下手,折衝府不是隸屬於河南府統管嗎,如果能從那個都尉身上挖出點對他不利的東西,不管是真是假,只要能坐實他的大罪,那麼,一個死去的都尉便成了你手裡的一道索命符!”
武后的話,一下就點醒了文德舉,他興奮的再次叩拜:“謝娘娘提點,卑職知道該怎麼做了!”
“起來吧!”
武后滿意地點點頭,復轉身再次望向洛陽城,俯瞰著那鱗次櫛比的樓閣,熙來攘往的人群,以及車水馬龍的街道……漸漸的,武后的眼神變得異常的炙熱,放在石欄上的雙手慢慢握緊成拳,忍不住說一句:
“洛陽是個好地方,文愛卿,一定要幫我守好它!”
起身後的文德舉,不明白武后為何突然發出這般感慨,於是下意識地躬身答道:
“娘娘放心,卑職一定鞠躬盡瘁,不負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