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段難以忘卻的日子啊。
一眨眼。
我們都長成了大姑娘。
門前的街道,已不復往日熱鬧。
再也沒有嬉笑打鬧的聲音和歡快奔跑的身影。
那群調皮的小孩子,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好像從沒出現過一樣。
呵呵,蕊寶,你可知!我有多想你。
你會不會相信呢,我還會再一次遇見你。
以前鬧嚷嚷的街道上,呼啦啦的一大群孩子。
早已隱入人海里,不知去向。
楊楚琳家搬離這條街後,再次見她,竟是變了好多,冷淡寡然而又薄情無味。
雯雯是市一中上了高中。
偶然在某條不知名的街道遇到的她長高了,比以前漂亮了不止少許。
她曾經喜歡的“鄰家哥哥”般地男孩,也長成了一個大男孩。
成熟瀟灑而放浪不羈。
丹婭她們也各自變了模樣。
往昔的記憶彷彿是過去同命運開的一個玩笑。
如同,十歲那年吹的泡泡水,鑽過孔眼兒,慢慢成型。
嘴巴湊近,朝向它們輕呼口氣,透明的泡泡光圈就離開了載體。
手微煽動,騰躍升空,陽光照射下,五光十色,絢爛繽紛。
又如一面反光鏡,把那些美好的,壞的,美的,醜的,無論是景還是物,或人群,周圍的一切都印在了裡面。
像演變了上千萬分鐘的影片,不斷播放、跳躍、旋轉。
那些歡樂的,愉快或鬱悶的,歡笑和淚水,固執與勤奮……
不過是幾秒鐘的時間,“啪!”,應聲而裂,碎成了泡沫。
曾經喜歡追著雯雯滿街跑,暗戀芳芳的大男孩們,也比以前內斂懂事了許多。
某天,出門逛街,偶然的機緣巧合下遇到了芳芳。
如果不是確認過眼神,這就是那個她。
也許,我們會在書店再一次擦肩而過。
她看上去面板更白皙面板,清瘦的臉龐再找不出一絲嬰兒肥的痕跡。
以前淡妝濃抹、“花枝招展”的活脫脫一個“社會大姐頭”小太妹形象,也搖身一變。
言談舉止,行為大方。
渾身散發出令人舒服的氣質,讓人更願意親近,萌生結交之意。
外觀著裝清爽、面龐秀麗,不用傳遞眼神,就靜靜地站在那兒,就很是惹人注目。
隨著肢體關節配合的運動,身姿更是矯健如飛燕般,很是靈巧。
………………
阿甘也是,每天在部落格裡用傷感的文字來打發時間。
後來的我們,好像都是透過別人的嘴巴來了解各自的訊息。
好像都是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