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總會給高珮普及一些生活知識,比如,擺放在爐子上的一個個洋芋,在還沒燒之前,爸爸和媽媽,剛把洋芋從外面的集市上買回來,就會問小高珮:“嘿,小鬼,你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嗎?可以吃的!”
原諒那時候的小高珮形容不來,只看到“黑乎乎”的一個個“未知名事物”,從口袋裡,一個接一個,咕嚕咕嚕地滾出來,又在地板上,左右滾動著,看上去好不調皮?
那些“不規則形體”,滾出口袋,擦著地板,拉出一道道痕跡,地板很快弄得髒髒的。
那些落在地面上的粉末狀顆粒物,小高珮倒是看見媽媽處理過。
平時,媽媽會拿著笤帚,一把敞口平鏟子,把那些東西漸漸掃到一塊兒,然後倒進門前的河岸上的空地裡。
高珮一看到地板被染髒了,就趕緊跑到家門口,把笤帚和平鏟子拿來,準備清理那些“塊狀物”留下的痕跡。
媽媽還沒來得及攔住小高珮,那些滾動的“塊狀物”,倒是把小高珮嚇了一跳:“啊呀,它會動,喔!它跑到我腳下來了……”
嚇得高珮,扔下笤帚和鏟子,剁腳就跑。
跑的遠遠地,抓著媽媽背後的衣襬,抱住媽媽的腿,不敢鬆開。
“高珮,你、你給我……鬆開手!那些東西,是洋芋,不會吃人!”
靠著媽媽,觀察了一陣,那些滾累了停下來的莫名“塊狀物”,高珮懸著的一顆“噗”、“噗”亂跳的心,才慢慢地跳回肚子裡。
“噢,這是洋芋,真的可以吃嗎?”
瞪大眼睛的小高珮伸手去撥弄,對它也沒有那麼害怕了。
“珮珮,你知道嗎,這個洋芋,還有個名字,叫馬鈴薯。”爸爸從高珮身邊走過,丟下一句話。
“馬鈴薯……”小高珮小聲嘀咕著。
它有好幾個名字,和那個豆子一樣的名字,“土豆”。
“好奇怪呀,這個名字。”高珮傻傻地盯著洋芋出神。
“這個馬鈴薯啊,有關報道說,一旦發現上面發芽、變青,或者是腐爛,那麼馬鈴薯就不能吃了,其實就是馬鈴薯裡所含有的一種毒素”
“其實發芽的馬鈴薯也可以吃,但是要把那個芽,拔掉,然後在拿開水燙一下,去皮之後,一定要弄熟,吃下去也沒什麼問題。在我們農村,過去,一般都是栽種了,當作豬草,餵豬,偶爾人也會拿來煮著吃,慢慢的,也就吃起來了。”
那會兒的小高珮,非常佩服爸爸,在高珮眼裡,感覺爸爸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爸爸不但會唱歌,又會講故事,還會給高珮普及生活常識,這樣的爸爸,在高珮眼裡,是最最最魅力四射的!
每每爸爸說的頭頭是道時,高珮眼裡就會冒起崇拜的小星星,可能是爸爸很少會,和小高珮發生直面衝突的原因吧,小小的高珮總是喜歡黏著爸爸。
在高珮眼裡,媽媽也很棒棒噠。一首“小燕子,穿花衣,年底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就是媽媽教會小高珮的,只是媽媽很羞澀展示自己的歌喉。
那時,家裡也沒有電視、音響等播放裝置,在高珮眼裡,家裡有這些裝置的,相當於大戶人家。
當媽媽放開歌喉的一嗓子,小小的小高珮是非常地驚豔:“沒想到,媽媽,你還會唱歌?!”
“好聽,好聽,我還要聽!”反應過來的小高珮,抱著媽媽,在原地跺著腳,跳來跳去。
“好了好了,就這首,沒有了!其他的歌,師傅教的,我都忘記地差不多了……”媽媽不好意思地打斷了高珮,止住了高珮,想要接著媽媽往下唱的想法。
如果世界多一種可能,男性英雄不再是唯一,女孩子們有了自己崇拜的女英雄,會對著她羞澀地說一句,“長大後我想成為你!”你有沒有這種經歷?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高珮聽到這首歌時,這首歌已經家喻戶曉,大街小巷都在傳唱。
媽媽也尤其愛聽,唱這首歌的女歌手唱的其他歌曲。
高爸偶然的機緣巧合下,得到一臺能播放錄音磁帶,收聽天氣預報,等各種電臺的錄音機。
有時候,忙了一天的爸爸,回到家,就會搗鼓這個錄音機。
扭一扭,轉一轉,電臺就會由“滋啦滋啦”的一陣雜音,轉換成聽到人說話的聲音。
剛開始,高珮也很驚奇爸爸,拎回家的這個“黑乎乎”的小東西,不知道是幹啥用的。
“爸爸,你拎回家的這個是什麼呀?”高珮看著爸爸手裡,拎著的這個“沉甸甸”,一搖一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