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章靠山吃山

住在我家前院兒的姓黃,那位大爺50歲左右,人非常倔強,所以人送外號黃老邪。每年冬天雪大的時候他都用細鐵絲兒做的套兒,到旁邊兒山上套兔子,我跟著他去過好幾次。

兔子很奇怪,下雪天兔子會按自己的腳印兒走。它順著這條路線出去,還會按照這條路線原路返回。黃大爺把手指插進,兔子在雪地裡留下的腳印兒。就能判斷出兔子過去多長時間,再根據兔子腳印兒前進的方向。判斷兔子有沒有返回。選擇兔子過去沒多久,還沒有返回的路線下套。套要下在兔子走過的直道上,路線兩邊兒要有矮樹從,下套的時候,套距離地面兒要有一拳高度,套直接拴在邊兒上的矮樹叢上,要在兔子行走的路線上前後相隔半米下兩個套。兔子在順著原路快速跑動的時候,它會看到第1個套兒,兔子身體靈活,迅速跳起,從第1個套的上邊跳過去,正好鑽入第2個套兒裡,知道前後下兩個套的原因,我驚歎老祖先的智慧,同時也為兔子捏把汗,第2天早上去尋山的時候,第2個套裡果然有一隻兔子。

兔子只能在冬天雪大的時候套,而且抓捕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一般上了歲數的男人才會抓捕。我最喜歡的季節是秋天,那時候滿眼一片金黃,地裡黃豆的葉子都已掉光,挺立的豆杆兒上掛滿豐收的豆角。很多在山坡上剛剛開墾的荒地,地裡邊兒種著蘿蔔,胡蘿蔔和白菜,也有人家為了方便在荒地裡栽滿果樹,樹上掛滿各種果實,毛克頭被熟了的瓜子壓彎了腰,耷拉著腦袋,核桃榛子松子,漫山遍野都是能吃的東西。而我最喜歡的就是抓蛤蟆,我們那裡的蛤蟆就是林蛙。一到秋天就有很多收購林蛙的人,聚集到我們鎮上。林蛙好貴好貴,一到了秋天,全屯兒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大人孩子,無 論男女,只要能動的都會加入抓捕的大軍。

天冷的時候,山上的林蛙都會找有水的地方冬眠。林蛙從山上要下到山下的時候,只能透過水聲辨認哪裡有水,山下只有瀑布的地方,才會發出隆隆的水聲,林娃追尋著水聲,來到山下。所以有瀑布的地方,一定聚集著大量的林蛙,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林蛙從山上下來,頭一天被翻過的石頭,第2天再去翻動,下面還會有林蛙。一些年紀大的膽子大的人,徒手到水邊兒去掏洞,如果找到一個洞,就會一下子抓幾十上百個。有更聰明的人把農用車上的發電機拆卸下來,接出去兩根電線?盤在一根兒長杆子上,杆子的一頭兒接兩根鐵絲。到河邊兒的時候,把兩根鐵絲伸到河裡,快速的搖動背在身上的發電機搖桿,電流會順著鐵絲輸入到河裡。發電機輸出的電流不會把河裡的魚和蛤蟆電死,但那些電流足以使它們暫時休克翻白飄到河面上,用這種方式,效率提高很多,用綁著長杆兒的網兜直接到水面上去撈飄上來的東西。有一個人這樣做全屯的人都會模仿,,慢慢的要走出去好遠才能見到蛤蟆。再到後來想要徒手抓蛤蟆是不可能的。到最後,林場開始管制,說是蛤蟆屬於益蟲,禁止抓捕。

靠山吃山,山上的土化凍之後,就會有人上山刨藥材,藥材的種類很多。從價格昂貴的到價格便宜的,多錢的都有,一開始,大家都挑價格昂貴的去刨,等價格昂貴的沒有了之後,大家再挑稍微便宜點兒的刨,慢慢的可以刨的藥材越來越便宜。藥材生長週期緩慢,不像蘑菇跟蕨菜,每年生長。山上的蘑菇也有很多種,大家普遍採的是針磨,回家晾乾之後有人來收購。蕨菜也是採完回家之後用水燙一下曬乾,有人專門收購,我媽就收購過一段時間,她收完之後賣給外地來的老客。

木耳猴頭兒松茸等價格更昂貴的,產量並不多。

木耳後來都是自己在家種植,用鋸末子和麥麩子放在一起攪拌,裝在瓶裡發酵成菌,再將發酵好的菌種植在木耳棍上,只有卓木才能成為木耳棍。只要雨水充足,透過這種方式種植,木耳的產量很高。

榛子和松子每隔一年才能豐收一次。榛子是毛榛子,外皮上帶很多刺,不能直接採摘,要戴著手套。松子兒的價格很高,松子是包裹在松塔裡,松塔是長在紅松尖兒上。採摘松塔是違法的,林場管制的很嚴,有專門兒的護林員兒巡山。我就因為採摘了48個松塔,被罰款480元錢。山核桃外皮很厚,沒有多少果仁兒。核桃成熟之後會從樹上掉到地上。沒有專門上山撿核桃的,都是捎帶腳的。剛從樹上掉到地上的核桃有一層綠皮,那一場綠皮有劇毒。撿回家,在園子裡挖一個土坑,把核桃倒進去再用土埋上,過一段時間綠皮就會爛在土裡。想吃核桃的時候再從土裡把爛掉綠皮的核桃挖出來,放進鍋底坑用剛剛著完火的火炭兒,燒烤幾分鐘,核桃就會裂開一個小口,然後用菜刀劈開,核桃會露出裡頭白色的果仁,果仁很少,用針挑著吃。

我家的西側有一間平房,房頂是平的,用水泥做成的。專門用來晾曬採摘的山貨, 屯子裡的所有家都有一個這樣的平房。秋天平房頂上也晾曬一些糧食,會招來很多小鳥,那些鳥類根本不怕人,距離它們很近的時候,他們都不會飛走。

上小學的時候學過l一篇語文課文,魯迅寫的閏土有一段兒描寫捉鳥兒的。把一個篩子用棍兒支起來,在篩子底下撒上點兒穀子,用一根細繩拴在木棍兒上,牽著繩子的一頭躲著遠點兒,好多鳥,鑽進篩子底下吃穀子,然後用力一拉繩子,木棍兒被拉倒篩子扣下,會罩住很多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