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城佛光(五)

方濟各聽到這兒忽然一愣,“十二”恰好是彎刀死士的人數。不知為什麼,他今天對這數字特別敏感。

“不會的,不會的……那些人應該都是西域的……”方濟各喃喃自語道。

“您說什麼?”元覺和尚疑惑的看著他。

方濟各道:“哦,沒什麼。在下失禮了,請您繼續講。”

元覺卻笑了笑:“方主事,貧僧已然講了半天,要不然換您講講如何?”

方濟各又是一愣:“我?我只是個普通景教徒,有什麼好講的?”

元覺道:“呵呵,只怕未必吧。貧僧昔年遊歷西域,有一大國名曰拂菻,或曰海西國;極其富強不遜於大梁。其君主亦是教主,被稱為‘教皇’。”

方濟各叉手道:“元覺師兄,我越來越敬重您的博聞強識了。想不到您人在中土,卻對萬里外的西域國家瞭如指掌,在下真是佩服。”

元覺道:“方主事謬讚,貧僧所知還不止於此。那教皇在中樞設七所衙門,各有長官負責,大體相當於漢人的三省六部。但除此之外有個衙門卻佼佼獨立,只聽教皇一人調遣。民間也知之甚少,方主事可知道它的名字嗎?”

方濟各道:“在下雖是神職人員,卻也不過一介草民,自然是不清楚。”

元覺道:“那衙門名叫‘裁判所’。是專門緝捕要犯、處決異端的機構。可不受任何部門節制,有先斬後奏之權,端的厲害無比。他們的審判往往伴隨無數酷刑,最常見的便是將人架到木頭上活活燒死。據說那慘叫聲往往要持續半個時辰之久,聞者無不心驚膽裂。”

方濟各一皺眉:“和尚跟我說這些是何用意?不會以為在下是裁判所的成員吧?”

元覺略帶神秘的笑笑:“方主事,別急著否定呀,且聽我慢慢道來。

那裁判所中辦事最得力的人被稱作‘獵人’,視百官與萬民如鳥獸爾,張弓結網以待之,真是手到擒來。

但近些年,不知從哪兒冒出些連也他們也搞不定的賊人。那夥兒人共有一十二名,橫行西域,來去如風,人稱‘彎刀死士’。”

方濟各感到全身的寒毛都立起來了,失聲道:“你究竟是何人?”

這時一支遊行隊打著燈火吵吵嚷嚷的從他們身旁經過,離去時兩人手中都已扣上武器。方濟各左袖中是枚半尺長的銀釘,右手則按著腰後的十字短劍。

元覺則將雙手攏進肥大的僧衣,似乎抓著短小的利器。

他笑了笑:“‘緣’這東西真是奇妙,剛才惺惺相惜的兩人一旦緣散,便形同水火。方主事,咱們要做敵人有的是時間,還是珍惜眼下這做朋友的最後時光吧。”

誠如所言,方濟各乃是拂菻國裁判所中最頂尖的獵人,奉教皇法旨緝捕大盜“彎刀死士”而來。

他具備求道者身上那種特有的執著,循著蹤跡從拂菻國不遠萬里追到中土。但即便如此,方濟各教士卻沒見過彎刀死士的真面目。他做過無數次假設,以為他們會是拂菻人、大月氏人、烏孫人甚至波斯人,但從未想過會是漢人。

這是他心理的盲點。

想來泥菩薩又何嘗不是如此?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胡人身上,卻沒想到這些狡猾的強盜已經神不知鬼不覺的混進了距她只有百步之遙的隊伍裡。

方濟各的眼中閃動著鋒利的光,聲音也沉了下來:“這麼說,足下的確是……”

“哎!說不得,說不得。說破便要動刀了!”

元覺擺著手連連笑道:“讓貧僧再把那最後一點因緣講完。那軍漢……咳,不打啞謎了,就是在下。

貧僧與那被救助的十一人穿梭於戰場,救死扶傷,不敢說做了多少好事,卻好歹積了些功德。當時的張老王爺對我們也禮遇有加,著意提拔。

但不料軍營中有個貧僧舊日的相識,知道我打傷人命在逃的事。當時我還在被通緝,腦袋值三兩黃金,可靠的訊息也能換一兩金子。那廝沒膽量殺我,便去官府告了密。於是我被抓了,關進了死囚牢。”

方濟各忽然道:“可惜可惜,大梁國沒殺了你這禍患!”

元覺並不惱,反而笑道:“是嗎?貧僧也這麼覺得。

若他們真的一刀砍掉我的腦袋,我便也不用看見世間那一樁樁一件件不平之事,更不會眼睜睜看蜀地陷於夷狄之手!

教士,說真的,當我被抓時一點都不恐慌,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寧靜。就像在茫茫波濤中望見彼岸,心也不再飄著了。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別人看我是日薄西山,我卻道天快要亮了。但是,我的那些夥伴卻不那麼想。”

元覺忽然苦笑道:“他們呀他們,就是不想讓我過安生日子。他們中有軍漢、有地痞、有流民,還有教書先生。就這麼一夥兒人愣是劫了官府法場,殺散幾百軍兵,硬生生把我救了出去。

我若再尋死,豈不對不起大夥兒一片美意?索性便不死了。”

方濟各哼了一聲,似在嘲笑元覺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