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讓兒臣以為您效勞把!”年僅16歲的李乾陽,竟然在這個時刻挺身而出。
“這……”不過李建國卻猶豫了,他苦望著武王,時刻擔心著他的安危。
“父皇!”李乾陽,捧著雙手再次懇求起來。
“朝皇,您就讓武王殿下去吧,俗話說得好紙上談兵,有再好的才能也是空談。”
有了舞月的保障之言,李建國才放下顧慮,硬聲點頭:“那好吧!”,他將目光轉向了李文舉,“文舉,保護好陽兒的安危!”這一淡淡之言,卻別隱藏著無數盼望,一瞬間給李文舉挑起了千斤重擔。
李文舉頓時肅聲誓下:“微臣絕不負朝皇重託。”
玄風19年(庸龍76年)4月,李建國在太極殿外親授虎府,並封武王李乾陽為副帥,袁信業為軍師,劉肅,李明之為開路先封,率領60萬大軍,分隴洲與並洲兩路,討伐北楚。
“文舉,這楚朝的百姓就靠你了!”李建國滿懷著信任的目光注視著他。
“臣領旨!”隨即,李文舉便將自己的目光看向了臺下的幾十萬大軍,肅聲令下,“誤殺楚民,善優俘虜,諸位將士願否隨我!”
幾十萬大軍紛紛表現出自己的決心,舉起高喊:“正義,正義,正義!”
李文舉露出欣慰笑容,而後一個手勢,讓大軍肅靜起來,然後踏上馬啼,拉起長鞭,伴隨著一陣馬咴聲,震聲說道:“出發!”
頓時,士兵們一個個拿起手中的兵器,昂首挺胸的轉過身子,剎那間氣勢高昂的氣息圍繞著整個太極殿,沒過一會兒,李文舉便走向了前面,待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將士們便邁出氣勢軒昂的腳步,出發了!
夜幕降臨,李建國卻依然沒有回去休息,而是在政德殿中,向舞月學習整頓朝綱之道。
“為君者不應該只想著如何清除路上的石頭,而是應該想辦法如何裝好他們。上位之人,只有多得良臣,受百姓之護,才方為聖道。”這是來自舞月對李建國的忠言。
經過一方學習過後,李建國看了看龍桌上那舞月批住的那幾副奏本,誠聲回道:“舞愛卿,謝謝你!自從有了你的輔佐,不過短短數月,我大楚的朝局便比昔日好了許多!”
“不客氣,這本來就是我的使命。”謙虛回後,她眼神裡卻露出了幾分乞求,別看她是聖女,這種祈求卻是情不自禁的。“朝皇,如今北楚的情況你也知道,因此臣女一直擔心著自己夫君的安危,所以你能不能派人捎封信,想辦法送到長安王的手中,也讓他的心裡安心一點。”
李建國毫不猶豫的便答應了他的請求,“放心吧,我會的!”舞月此言,也回憶起了長安王的為人,因此失落與遺憾之色,也不經意流露了出來:“長安王此人,在為人愛兵如子,善待下人,在軍事上他驍勇善戰,英勇無比,而且來不居功自傲,順希望此次文舉能在討伐之時,收復長安王,順一定好好重用他。”
可舞月卻沉重的低下了頭,只見她嘆聲搖頭,訴出實情:“我夫君他或許是不會投降的,因為他很有可能做不到!”
“為什麼?”李建國睜大眼睛,驚恐問道。
然舞月只是微微側過臉去,故意迴避話題:“不為什麼,朝皇天色不早了,聖後孃娘還在等您,您還是回去休息吧,臣也該回去了!”
此時此刻,已經到了深夜,不過高陽雁馨孤身一人在寢宮裡,又怎能睡得著呢,因此她依然在那裡等待著,牽掛著。
沒過一會兒,腳步聲響起,高陽雁馨頓時站起身子,跑向前去,待那薄薄的簾子一拉開,她便敞開雙手,瞬間將李建國深抱在懷中,含淚哭訴:“建國你終於回來了,馨兒姐姐想死你了!”高陽雁馨的這副模樣就像是幾十年沒有見過似的,十分興奮。
李建國小心翼翼地伸出頭來,微微甜笑:“好了,建國最近政務繁多,你適應幾日便好了!”
高陽雁馨本想多嘴,可一看現在的天色便不願在說了,因此她只是將李建國牽在床邊,甜吻一口,一句:“睡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