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白駒過隙一般,一晃十年已過。
這十年時間趙明淵可並非虛度。
各種武俠小說中看過的修煉方法或者臆想出的方法都進行了試驗訓練。
像是什麼楊過的水中練劍法,劍刺樹葉法,極限訓練啦,什麼拔劍斬啦,林林總總都有過嘗試,有成功的,有失敗的,也有看不出效果的。
趙明淵一次次總結經驗教訓,重新修訂了練功方案。
每天天剛矇矇亮,趙明淵即開始爬山。爬到山頂之後,即便是精疲力盡,也不休息,而是盤膝打坐修習內功,直到經脈腫脹、氣貫周天,方才開始轉而習練劍術。
從劍招的基礎姿勢開始到基礎劍法,每日勤練不綴。
從空手登山,一步步到綁沙袋、負重劍、著內甲登山亦能如履平地。
這十年來,趙明淵的進步可謂積土成山,積水成淵,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練到了什麼程度。
尤其是整日上下山,輕功進步非凡,讓趙明淵頗為自得,畢竟混江湖嘛,打不過還可以跑,跑不過,那就只有等死了。
力量方面,說力逾千鈞有些誇張,不過隨著力氣的增長,趙明淵感覺華山制式長劍太輕,便練起了重劍。
從剛開始抬起尚且艱難,到從基本劍招開始練起。直至如今揮舞如常,宛若無物。
趙明淵雖然不懂所謂的舉重若輕、舉輕若重這種玄妙的說法到底是什麼境界,更不敢和修行重劍十六年後的神鵰俠相提並論,不過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這一劍千斤的力道,你接得住嗎?畢竟這笑傲江湖世界也只是個低武世界罷了。
看原著中令狐沖、任我行同東方不敗那巔峰一戰就可以看出來,任你劍法如神、內功蓋世,只要不夠快,那麼只有我打你,你卻打不著我。
在這個世界,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才是這個世界的天道。
順天者逸,逆天者勞,趙明淵自然不會逆天而行。
因此,趙明淵自從可以用重劍揮舞呼嘯之後,並沒有接著訓練力道,而是又重新練回普通長劍,但覺手中如若無物。再練習劍法,宛若狂風暴雨,勢不可當。
再加上輕功的優勢,以及專門練過的拔劍術,趙明淵相信,若是乘人不備,即使是像嵩山派十三太保這樣的高手,也能一劍銷魂,當然正面對敵勝負還未可知。
並不是說趙明淵就放緩內力修行了,實際上力量、速度都與內力的強弱息息相關,功力越高,出手越快,力量越強,反之亦然。
因此,趙明淵自不會捨本逐末。況且,若趙明淵真的優先練劍法而輕視內力,只怕嶽不群就會認為他已經誤入歧途,走了劍宗的老路,要清理門戶了。
趙明淵本來沒想改變劇情的。畢竟根據無限恐怖的定律,改變劇情雖然能夠獲得更大的獎勵,但同時,根據等價原則,高風險,高回報。獲得更多的獎勵,就勢必需要承受更高的風險。
自己明明潛力無限,何必還要在潛力還沒有兌現時到處浪呢,好好苟著不好嗎?
等發育成熟了,再一波推多好啊,到時候想怎麼浪怎麼浪,何必著急呢。
但是誰讓他們給得太多了。
趙明淵也沒想到,嶽不群竟然有讓他當接班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