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章 立志平天下

其實何止寇仲、徐子陵兩人忍不住了,趙明淵又何嘗不是如此?

事實上,這一路上他們已經多次詢問討論過類似的問題了。

這些流民為什麼會出現?

為什麼沒有人管?

應該怎麼辦?

怎麼才能解決?

怎麼樣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只因這一路來,他們已經逐漸瞭解具體的情況。

大業七年,這裡發生了大水災,淹沒四十餘郡。

大業八年,又發生瘟疫和大旱。

連續的天災讓百姓無以自給,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可是,面對這樣的情況,隋帝楊廣卻對官倉控制嚴格,根本不放出半點糧食,致使百姓只能以樹皮或泥土為食。

隋帝楊廣甚至不顧百姓的安危,在全國範圍內大肆徵兵,進討高句麗。行軍途中的民工和兵士,大多因飢餓睏乏,倒斃路旁,屍臭不絕。

可惜第一次攻打高句麗都失敗了,一百多萬人分海、陸兩路進攻高句麗,結果只有二千餘人僥倖逃回。

而隋帝楊廣竟然次年就繼續徵發百姓要繼續攻打高句麗,被逼上死亡邊緣的農民便在瓦崗寨興兵暴動,一時間便聚眾百萬。

楊廣因為後顧之憂,便只好退兵,二徵高句麗便就此失敗了。

可今年,楊廣竟然不理會國內風起雲湧的局勢,三徵高句麗。企圖以對外勝利來扭轉危亡的命運,卻再次失敗。

可能楊廣也已經意識到隋朝敗亡只是時間問題了吧,竟然自暴自棄,第三次巡幸江都,什麼都不再管了。

而如今,趙明淵他們看到的就是三徵高句麗之後,中原之地的景象。

成年男子幾乎已經看不到了,鄉村之中只有婦孺和老人,即使有地卻也沒有人來耕種,自然便缺衣少糧。

趙明淵沒想到,竟然在這中原之地能看到這樣的慘狀,實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趙明淵自幼生長在盛世,餓死人對他早已是傳說之中的事情了。

即便是之前的幾個世界,雖然也看到不少血腥殺戮。但畢竟,那都是宋明兩朝,而且都不是王朝末年,百姓過得還算是可以的。

雖然也是很苦,但至少還能活得下去。

但如今,這是天下的腹心中原之地啊。

這裡土地肥沃,盛產糧食,竟然也會因為活不下去而聚眾百萬反抗朝廷。

華夏百姓,但凡有一口吃的能夠活命,就絕不會走上反抗朝廷這一條路的。

可這樣的事情偏偏就出現了。

這實在是太悲哀了!

這完全是人禍啊。

有人還為隋煬帝洗白,說他三徵高麗、挖掘大運河都是弊在當代卻利在千秋的事。

可惜,對如今生活的百姓來說,他們看到的只是自己的鄉親鄰居一一被徵發去打高句麗,然後再也沒有回來。

有的,被抓去服徭役,去挖大運河了,然後也沒了訊息。

鄉村之間都只剩下孤兒寡母,連個耕地的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