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明淵自然也不會在乎一個將死之人對他的態度。
兵貴神速,洛口倉隨時就會獲得隋軍的支援。
因此,趙明淵率部很快出兵,路上他同秦叔寶、羅士信、程咬金商討,這一仗該怎麼樣應對。
他們很快也已經得到隋軍的動向。雖然無法判斷他們的實施情況,但是大致的行進方向還是清楚的。
裴仁基按照楊廣的命運去攻打滎陽,自然先不用考慮。
但劉文恭和王世充這兩支大軍,卻已是迫在眉睫,必然會對他們攻打洛口倉進行干擾的。
尤其是王世充,如今正在趕往洛口倉,如果他們慢上一步,說不定可能會對上有數萬守軍的洛口倉,那豈不是已經註定必敗了。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可是,如果要拿下洛口倉,只怕這攻城是不可避免的了。
這可不是個好訊息。
尤其是趙明淵的部下不少都是隋軍投降而來的。
雖然是由熟悉的將領領導,暫時穩住了軍心。可是,如果讓他們再和隋軍打仗,萬一他們反而被對面招降了呢?
這都是很有可能的,尤其是在處於劣勢之時,就更有可能了。
不過,最終趙明淵想到了一個方法,詢問秦叔寶他們三人之後,確定他們對這些隋軍將領都很是熟悉,便很快定計。
接下來,趙明淵他們晝伏夜行,還派出好手把附近的斥候全部除掉,隱秘了行跡。
雖然這種方法只能短時間內瞞過去,很快還是會被隋軍發現的,但只要拖一段時間就可以了。他們正是要爭取這一段時間。
果然,在趙明淵他們這支軍隊消失之後,隋軍一面派出人手搜尋趙明淵這支軍隊,一面卻向李密的蒲山公營聚攏,發起了進攻。
而且,竟然是劉文恭和王世充這兩支大軍合力夾擊。
果然,他們還是更看重李密,而對毫無底蘊的趙明淵極為輕視。
在他們看來,趙明淵只是翟讓勉強扶植起來制衡李密的傀儡罷了,對付起來並不難,自然沒有絲毫重視。
不過,李密不愧是李密,很快便發現了兩支部隊有夾攻的趨勢。於是,他便分出了一路,阻擋住了王世充的部隊,而他親率主力軍隊向劉文恭部發起了進攻。
或許李密也是心中有氣吧。
此時,他已經必然會被趙明淵搶先攻向洛口倉了。他只能暗自祈禱洛口倉守衛堅固,不是那麼容易被攻下來的。
於是,李密便把怒火都發洩到了別人的身上,向著劉文恭部猛攻了起來。
竟然一戰便打敗了劉文恭的軍隊,劉文恭僅率數千騎兵逃離,步兵不是被殺,便是被俘。
看到李密這樣厲害,王世充也嚇了一跳,失去了劉文恭部的夾擊,他再也不敢主動上前去與李密交戰,反而向著洛口倉的方向撤退,準備固守洛口。
畢竟,他得到的命令是守護洛口倉。只要洛口倉不失,他便可安好。
可是,王世充沒想到的是,當他來到洛口倉前,卻發現上面的旗幟竟然換成了瓦崗軍的標誌。
旗幟上偌大一個“趙”字,顯示著這裡已經被趙明淵攻下了。
怎麼可能?
趙明淵怎麼會這麼快就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