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趙明淵要行刺他們的皇帝,眾人自然立即阻攔。
當即有人喊著讓侍衛入內,更有人為了在蕭銑面前表現,向著趙明淵圍來。
可以,這些連先天都不到的人,在趙明淵面前,和沒有武功也沒什麼兩樣。
趙明淵只是幾道劍氣飛出,頓時擋者皆亡。
倒在面前的一具具屍體很快便讓這些人冷靜了下來,不再盲目地向著趙明淵衝殺。
一時間,眾人反而喊得越發大聲了。
只是,他們卻全都在趙明淵的周邊遊鬥,罕有出手,更是幾乎沒有一個人擋在趙明淵的正前面。
在眾人眼中,趙明淵自是必死無疑。可是他武功又極高,自然誰都不願意和一個將死之人以命相搏。
趙明淵距離蕭銑稍遠,卻也不到十丈距離。
可這大殿之中,卻足有數十人,不少都擋住了前進的道路。
不管了,先殺蕭銑要緊!
趙明淵便沒有管那些在他身後晃悠,試圖偷襲之人,只向著依舊端坐在皇位上的蕭銑而去。
看到趙明淵身後露出空門,不少人都自以為趙明淵露出了破綻。
頓時,一道道流光向著趙明淵身後的要害飛去。
可是,這些攻擊還沒有飛到趙明淵身後三尺,便宛如進入水波之中,竟在空中盪漾起了波紋,一個個慢了下來,墜落到了地上。
而那一道道流光也現出原形,原來竟然是笏板以及一些隨身佩戴的玉佩等事物。
原來,他們雖然有武功在身,可根本不敢冒險近身攻擊趙明淵,只敢遠遠地用暗器來對付他。
可百官上朝,自然不得攜帶利器,以防止行刺之事。
因此,這些官員便不得不用上朝的笏板和各種事物來當作暗器,向趙明淵發射。
只可惜,這些暗器都遇到一道氣牆被擋了下來,正是三尺氣牆。
這些人哪裡見過這樣的功夫,這超乎他們想象的一幕,頓時令眾人心生畏懼,不敢再隨意進攻。
倒是也有人鼓起勇氣不斷髮射暗器,試圖以此來消耗趙明淵的功力。
可是,卻只能看到趙明淵身後真氣化作的氣牆之上波紋點點,似乎對趙明淵沒有絲毫的影響,依然堅定地向前走去。
看到眾人這樣地不堪一擊,左路元帥張繡和右路元帥董景珍站了出來,兩人互為掎角,擋在了趙明淵前進的道路上。
他們兩人武功雖然也不錯,可也只不過是先天境界罷了,和石龍差不到哪兒去。即便以二敵一,也絕不可能是一個宗師強者的對手。
更何況,他們面對的是趙明淵呢?
不過,未等趙明淵出手,一直端坐在龍椅之上的蕭銑,竟忽然站了起來。
隨著蕭銑站了起來,一股凌然的氣勢從他身上發出了,霸道地席捲了整個大殿。
大梁國的眾臣看到了蕭銑的表現,立即便安定了下來,不再慌亂,紛紛散開,來到了大殿的兩側,把大殿中央空了出來。
此時,大殿外的一眾甲士也早已得到了命令,堵在了門口。更是把大殿四周,甚至是窗子、屋頂,都圍得水洩不通,防止趙明淵逃走。
可眾人卻沒有看到趙明淵有一點想逃的樣子,而是在看著正大發神威的蕭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