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淵獨自來到了洛陽。
之所以獨自一人,而並沒有和少林寺眾僧相伴,便是因為和他們一起行動太顯眼了。
趙明淵帶他們過來,也並不是真的想靠他們動手。
畢竟他們武功雖然不錯,但自然不可能和靜念禪院這麼多人相比。更何況還有四大聖僧,散人寧道奇呢?
趙明淵要帶著他們,誰保護誰還不一定呢?
趙明淵之所以要讓少林寺入局,只是為了打破佛門鐵板一塊的局勢,讓其形不成合力。
這樣,佛門中人有的支援李閥,有的支援趙明淵。
慈航靜齋也就代表不了天下佛門了,只能說一部分佛門中人支援了李閥,效果大減。
那樣,趙明淵就有頗多轉圜餘地,壓力頓減。
自古以來,洛陽一直雄踞黃河南岸,北依邙山,南系洛水,東扼虎牢,西連函谷。
四周群山環抱,中為平原,伊、洛、瀍、澗四水流貫其間。
地勢險要,風光綺麗,土壤肥沃,氣候宜人,漕運便利,實為天賜之寶。
在歷朝歷代中,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之間,八朝建都於此。
因此,洛陽被譽為河陽定鼎地,居中原而應四方,更是天下交通要衝和軍事要塞。
在楊廣即位後,他選擇在洛陽另選都址,建立新都。
新皇城位於周王城和漢魏故城之間,東逾瀍水、南跨洛河、西臨澗河,北依邙山。城週五十里,宏偉壯觀。
此外,楊廣更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大運河。
這條運河自南達杭州,北抵涿郡,縱貫南北。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連線,洛陽成為天下交通商業的中心樞紐。
如今的洛陽城,正是當今世界第一大城。
尤其是在這個架空的武俠世界,更是超出了歷史上的界限,足有百餘萬人口的大城,在當今的生產力之下,卻已超乎人的想象。
太陽初升,微光照耀大地。城門緩緩開啟,一批批等待進城謀生的商旅和趕早市的農民絡繹不絕地穿過城門。
眼見此景,讓初到此地的趙明淵心中生出崇敬之情。
洛陽城有兩大特色,不可不知。
首先就是在外郭城的西牆外,自新安延伸至北方之邙山,南達伊闕諸山,周遭二百餘里,不遜於古時漢武帝所建之上林苑。
此外,外郭城與西苑相連,更為洛陽增添壯觀氣勢,其規模之盛乃無可匹敵。
另一特色就是洛陽城以南北為中軸,讓洛水橫貫全城,把洛陽分為南北兩區,以四座大橋接連,而城內洛水又與其他伊、瀍、澗三水連線城內,使城內河道環繞,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內,予人天造地設的渾成感覺。
此時前方忽現奇景,一艘帆船在隱蔽於房舍下方的洛水駛過,街上的人看去,只見帆頂移動,宛若陸地行舟。
向前行,只見一條名為“天街”的寬達百步的大街,貫通南北兩門,北起皇城端門,南至外郭城正門定鼎門,乃是洛陽城中軸大街。
直如春蠶吐絲,連綿七八里。路旁樹木蔥蘢,有櫻桃、石榴、榆、柳等各色樹木,其中更有供帝皇出巡的御道。春夏之交,桃紅柳綠,景色如畫,美不勝收。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這首流傳千古的詩句,“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正是描寫眼前這天街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