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李密沒有信心可以先趙明淵一步攻進洛陽城,即便真的先一步進入洛陽,難道趙明淵真的會甘心奉他為王嗎?
反正李密認為若是異地而處,自己的實力強橫,就絕不會讓對方居於自己之上的。
當然,李密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借攻打洛陽之機,率領自己麾下兵馬離開。藉此自立或是投奔一方諸侯。
只可惜如今天下擾亂,幾乎每個地方都已是有主,自立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最好的選擇自然是投奔唯一可以和趙明淵相抗衡的李閥了。
可既然一樣是居於他人之下,那麼投奔李閥還不如留在瓦崗向趙明淵俯首稱臣呢。
至少同屬於瓦崗,面子上很容易就能夠過得去。
雖然之前兩人有些不合,但自己投得快,也並沒有對趙明淵造成什麼損傷,想必即便是為了顯示仁義,趙明淵也一定會厚待自己的。
至於將來的事,誰又知道呢,或許自己未來也並非沒有其他機會。
李密向來是個能屈能伸的人,如今既然要向趙明淵俯首稱臣,對他來說也並沒有什麼心理壓力。
而以李密的性子,向來是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極致。
因此,李密才任由麾下流言四起議論紛紛,以示自己並無反抗趙明淵之心。
今天更是當眾提議讓趙明淵上位,也算是自己獻上的投名狀了。
李密這些話自然是驚到了大家。可他到底是不是真的要奉趙明淵為主,還是心中另有算計,眾人就有些拿不準了。
畢竟李密素來以智計著稱,而且他向來也是不甘於人下。或許他如今推趙明淵上位,就是他的另有算計,想要離間翟讓和趙明淵的關係,藉此漁翁得利呢。
雖然這種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排除。
因此,有些人雖然認為李密搶了自己的首倡從龍之功,認為如果是自己首先提出這一點該有多好?
可是如今大佬剛講完話,氣氛凝固,卻誰也不敢開口。
李密看到這樣的沉寂的氣氛,乾脆更進一步,看向翟讓道:“翟大哥的義氣,密素來敬仰。
可是,只有趙兄弟才能帶領我們瓦崗寨走向輝煌,實現我們所有人的理想,解民倒懸,平定天下。
因此,還請大哥以大局為重,早日退位讓賢。
大哥以為如何?”
說著,李密躬身施禮,既像是在道歉,又像是在逼迫翟讓作出決定。
一時間,所有的視線都集中到了翟讓的身上。
見壓力竟然來到自己這兒,翟讓頓時大怒。
好你個李密,你要投就投吧,拉我下水是什麼意思?
我不是早就說過我不幹了嗎,你還非要踩我一下,至於嗎?
既然事情走到這一步了,翟讓自然也立即表示,自己早就看出趙明淵的不同凡響,自己向來並無能力德行,只是被兄弟們信任才坐上此位。
如今既然有趙明淵這樣德行與能力具備的大賢在,自己這便退位讓賢,請趙兄弟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