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招。
聽了趙明淵的回答,宋缺奇道:“哦?為什麼也是十招?
難道在你心中,我和寧道奇的實力差不多,都是隻需要十招就能夠就能夠對付得了,對嗎?”
事實自然並非如此,宋缺此時能夠發揮的戰力要比寧道奇強多了。
只不過,如今的趙明淵也早已不是當初的趙明淵了。
因此,即便面對佔據地利的宋缺,趙明淵依舊有不少的勝算。
只不過,要想碾壓式地取勝,點到為止,使兩人都不負傷,那就有些難度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約定十招定勝負,也免得大戰一起,兩人都收不住手,傷了和氣。
若是十招勝不了,那麼再戰一百招、或是一千招,也是一樣的。
事實上對趙明淵來說,戰事拖得久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若是在其他地方對敵,那麼戰事拖得越久,的確是對趙明淵越有好處的。
可以憑藉著他那強大的恢復力以及熟悉對方的招式來窺破敵人的破綻從而佔據上風,獲得最終的勝利。
可如今戰事發生在這磨刀堂中,此地的天地元氣幾乎全被宋缺所掌控,化作了無形刀氣,瀰漫四周。
這使得趙明淵在這樣的環境下,幾乎無法恢復真氣。
拖得越久,對趙明淵反而越是不利。
況且,大戰時間越長,兩人越容易出現失手。
不管他們最終是誰受了重傷,對趙明淵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速戰速決,才是趙明淵最好的選擇。
於是,趙明淵想要定下十招之約,免得這一戰走向不可控的局面。
“聽說宋先生將自己的刀法整理成天刀九問。
在下前九招希望盡關宋先生的刀法,第十招即可一招決勝負。”
趙明淵這樣的應對方法同與寧道奇一戰之時如出一轍,宋缺聽了立即明白過來,道:“你這是以守代攻,想看穿我的刀法破綻?”
這並不難猜,趙明淵笑而不答。
宋缺見此,接著說道:“同樣以劍法聞名的高句麗弈劍大師傅彩林,他把其對圍棋之道的理解融入了劍法之中,創出了以人奕劍,以劍奕敵的弈劍術。
聽說弈劍術可以料敵機先,佔據主動,先發制人。
你的劍法雖然與其路數有些相似,都可以窺探對手的破綻。但其原理卻大相徑庭,甚至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奕劍術是種感性的武功,其精微處在於把全心全靈的感覺與劍結合,外在的感覺是虛,心靈的感覺則是實。其精義正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去欣賞品味。
其中真意宛如弈棋一般揣測對手的心理,提前算計到對手的未來應對之法,從而提前封死對方的招式。
相反,伱這劍法不在於意,而在於技。非以神遇,而是以對手的細微動作招式來確定對手的招式變化。
雖然劍道原理不同,但你的劍法絕對不遜色於傅彩林。
以宋某看來,你這劍法卻並非以守代攻,反而是應該是以攻代守。劍法應是奇快無比,迅速洞察對手的招式破綻,後發先至,直接攻破對手的破綻。”
果然厲害!
宋缺並未親眼見過趙明淵出手,只憑宋閥所收集的資訊以及隻言片語,竟然準確地推測出了趙明淵的劍法,真是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