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地上李世民的屍體,趙明淵忽然感覺無比的寂寥。
沒有了李世民這個強勁的對手,這世間還能有誰能夠對自己造成威脅,值得自己警惕?
沒有了。
無敵是多麼,多麼地寂寞。
趙明淵忽然有了這種感覺。
這忽然襲來的孤寂感讓趙明淵一時間什麼興致都沒有了,以至於身前二十萬人正在拼命廝殺的大戰,他都無心關注。
不過,事實上如今的局勢,也不需要趙明淵多加關注了。
這場大戰已經進入了垃圾時間。
唐軍早已崩潰多時,李世民的死亡更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見李世民已死,唐軍投降的投降,逃亡的逃亡,再沒有什麼人拼命抵抗了。
看到這一幕,任誰都明白李唐大勢已去,將來的天下共主十有八九便是趙明淵了。
剩下的一二不確定之數自然是北方的竇建德,至於身在長安的李淵,已經沒有人再把他放進眼裡了。
身旁眾將感覺跟對了人,幾乎沒有費太大功夫就將成為開國元勳了,皆是興奮地圍在趙明淵身旁,恭喜此戰大獲全勝。
可此時的趙明淵卻根本無法與他們共情,只是擺了擺手,將接下來打掃戰場的事情交給他們,便獨自離開。
或許,這就是孤家寡人的感覺吧。
次日,清點戰果。
看到明軍殲敵4萬,俘虜5萬,另有2萬餘唐軍潰散逃脫,而明軍的損失不過數千傷亡,趙明淵並不感到意外。
這便是科技碾壓的力量。
更何況,趙明淵這還是沒有用熱武器呢,否則戰損比只會更加誇張。
在這樣的巨大差距下,即便是李世民這樣的在世戰神,也無法左右戰局,只能飲恨當場。
唉!
趙明淵不禁有些後悔,或許不該就這樣殺掉李世民。
沒有了李世民這樣的天命之子,又有誰值得自己出手呢?
趙明淵再也提不起興致,便分派眾將各領大軍攻城略地,自己率領主力向長安進發,直搗黃龍。
這場戰爭大局已定,李唐再也掀不起什麼波浪了,還是快點結束吧。
事實同趙明淵想的一樣,隨著訊息的傳播,潼關下的這場大戰震驚了世人。
雖然早知明軍強橫,可誰也沒有想到明軍竟然強到如此地步,幾乎全程壓著唐軍打,毫不費力地覆滅唐軍,甚至連李世民都戰死當場。
沒有人知道,當李唐得知此戰詳情之後,滿朝文武是多麼驚懼。
李世民是什麼水平,他們自然最清楚。
當初有李世民在前面擋著,還不覺得怎樣。
畢竟,李世民的戰績有目共睹。他們總覺得只要有李世民在,無論局勢如何糜爛,都仍有一線希望。
如今,失去了李世民,直面明軍兵鋒,眾人只覺得如芒在背。
可是,為時已晚,人死不能復生。
何況,即便是李世民面對大明軍隊,不也是一戰而亡嗎?
面對如此強敵,還有誰敢站出來抵抗明軍呢?
更不必說,這一戰,大唐的精銳幾乎全軍覆沒。
無兵無將,他們又憑什麼抵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