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趙明淵率領著三千大軍即刻上路,一人三騎,晝夜不停地向著邊關進發。
沿途早有偵察騎士等候,不斷將最新的訊息回報。
於是,第二天上午,他們一行距離突厥大軍已經不足五十里了。
“休息一下,準備作戰。”
得令之後,將士們明白不久之後便將對上突厥數十萬大軍,但眾人卻毫無懼意,依舊冷靜地給戰馬餵食草料。
雖然趕了一夜路,但他們卻並沒有絲毫睡意。
這自然並非是因為臨近大戰而情緒激動,同樣也不是因為他們內功高深,而是因為他們都掌握著一門一流騎兵的必備絕技,在馬上睡覺。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兒,在馬匹上睡覺的確是一項絕技,是騎兵遠征時的大殺器。
甚至,在此之前一直都只是遊牧民族的專利,只有在馬匹上長大的遊牧民族才能真正地做到這一點。
即便飛馬牧場出身之人,日夜與馬匹為伴,能做到這一點的騎士卻也是不多。
可如今,有了馬鞍和馬鐙之後,對騎手的要求就大大下降了。
只要向前一趴,摟住馬脖子即可,根本沒什麼難度。
因此,即便是夜間趕路,大家也可以輪流休息,都睡了幾個時辰,並不睏倦。
即便如此,為了即將到來的大戰,眾人卻大都選擇了閉目養神,將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完美。
不久之後,便有偵騎來報,胡人大軍距離他們已經不足二十里了。
趙明淵急忙下令,讓眾將士們醒來,準備作戰。
雖然敵人還有一定距離,趙明淵卻並沒有率軍迎上去的打算,而是準備就在這裡列陣迎戰。
這不僅是想要以逸待勞,更是因為這個地方乃是胡人入關的必經之地,也是趙明淵精挑細選出來的戰場。
事實上,這裡地勢平坦,視野開闊,適合騎兵作戰,反而不利於埋伏。
趙明淵既然選擇了這裡作為戰場,那也意味著他要率軍正面擊破突厥大軍。
趙明淵想要堂堂正正地戰而勝之,讓草原之人真正地明白,漢人再度崛起,大明勢不可擋,一漢當五胡的時代將再度來臨。
他們唯有臣服或是遠遁,沒有其他的可能。
可事實上,即便有武器上的優勢,面對太過懸殊的兵力,想要一戰便大敗突厥大軍,卻也絕不是那麼容易的。
據趙明淵得到的情報來看,今趟來中原的胡人軍隊總數足有二十餘萬人。
單是頡利帳下的金狼軍便佔了十萬,突利的黑狼軍也有五萬,古納臺兄弟一萬、菩薩一萬五千、契丹的阿保甲二萬,其他諸部合起來萬餘人。
雖然草原上各個部落勢力犬牙交錯,內部矛盾重重。可是在面對中原王朝之時,他們的立場卻是一致對外。
沒有一個草原之人願意面對強大的漢人王朝。
熟悉了草原劫掠生活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對中原的富庶虎視眈眈。
因此,聽到頡利可汗要率大軍南下,竟然沒有一個草原部落甘願落後。
連向來與頡利不對付的突利,也幾乎傾巢而出,擠出了五萬大軍。
雖然突利對頡利有著深仇大恨,一直想要取而代之。可即便如此,卻也不耽誤他一同南下劫掠。
要知道,草原上的軍隊可沒有軍餉這一說,都是靠著劫掠的財物來抵扣。
可即便如此,聽到要南下搶劫富庶的漢人,眾人卻轟然而動,沒有一個人願意錯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