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突厥大軍敗得莫名其妙,其實這卻都在趙明淵的意料之中。
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戰役,都是原本佔據優勢一方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原因就發生大潰敗,更何況趙明淵這不講理的科技碾壓呢?
事實上,這場戰爭中,即便趙明淵動用了火藥武器地雷以及手雷,可它們的主要作用卻是驚馬從而造成混亂,實際傷害並不大。
胡人的主要傷亡原因,卻是死於弩箭之下,以及在亂戰之中被摔下馬造成的傷亡。
即便如此,這一戰總共死傷也不過才數萬人,戰敗逃走的胡人足有十幾萬。
雖然這些逃走的胡人大都並沒有受到什麼傷害,卻已經被嚇破了膽,根本不敢再同大明對敵了。
因此,即便頡利可汗再度收攏集結這十幾萬大軍,卻再難對大明造成什麼大的傷害了。
追亡逐北的事情,自然不需要趙明淵去做。
畢竟他們總共才三千人,雖然胡人都已經被嚇破膽了,但萬一他們在險要之地設伏,殺出個回馬槍,或許還真能對他們造成什麼危險。
所謂窮寇莫追,便是如此。
如今既然已經打勝了,還是謹慎為妙。
因此,他們只追出數里便不再追擊。
即便如此,戰場上也還有不少突厥人在,他們只是摔下馬來,並未死去,還在等著處置。
好在這些突厥人大都早已被嚇壞了,不敢反抗,倒也不難處理。
反倒是這滿地的人屍馬骸,以及跑得漫山遍野的無主戰馬,卻是需要好好收拾一番。
幸好,沒有讓趙明淵等太久,後續的大軍也已經抵達了這裡。
畢竟這些部隊都是步兵,行軍速度自然趕不上騎兵。
好在此戰之後,俘獲的戰馬可以讓大明再也不缺少騎兵了。
不過現在不是對付塞外胡人的時候,於是,趙明淵只率領大軍將所有突厥人全都趕往塞外,便即閉關還朝。
回到長安,趙明淵發現一切平和,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亂子。
看來這世間還是聰明人多,沒有人趁這個時候生事。
倒是洛陽那裡傳來了一個好訊息,竇建德南下進犯大明,已被李靖所敗。
原來,李唐的兵敗讓竇建德也不免有些兔死狐悲。
恰好這個時候,他收到了李淵臨終前發出的那封信。
李淵在信中說道,突厥大軍已經南下,希望他能夠也一同率軍南下,進攻大明。
若信中所言為真,那這對竇建德來說自然是個好機會。
不過,竇建德自然也不敢大意,唯恐這李淵是為了向大明覆仇而編造出的謊言,忙派人進行探查,同時也集結大軍,做好出徵的準備。
很快,竇建德便得到確切的訊息,確定了突厥大軍的確南下了。
既然確定此訊息為真,早有此心的竇建德便立即率兵南下攻明。
事實上,竇建德這樣急不可耐地動手,自然是因為大明日漸強大,認為這已經是他唯一的機會了。
否則,等到趙明淵吞併李唐之後,再揮師北上。屆時,他將再難有翻身之地。
竇建德判斷得並沒有錯。
只可惜,他抓住了這唯一的機會也並沒有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