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徳貴到胡教授家是過了小年的第三天也就是臘月二十六。東北這邊過年有套嗑兒“二十三吃灶糖,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貼年畫,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餃子,吃上了餃子喝上了酒,來年要啥啥就有。”
趕上了二十六,郭德光特意又提了兩扇排骨,登了胡教授的門。
“胡教授給您拜個早年。”
“啊,小郭啊,快進來,來就來了還帶啥東西呢。”
胡教授老伴兒也在家,教授夫人是個醫生,不過是西醫的,她在兒科工作,也算是個專家了。
教授夫人看了一眼郭德光,能看出這個年輕人有點土氣。這也難怪,文化人講究的是氣質,這種東西郭德光那時還沒有。不過看在郭德光拿了這麼多東西的份上,教授夫人沒說什麼。
“快來這邊坐,快來這邊。”胡教授把郭德光叫到了那兩把紅木椅子旁邊,椅子中間又多了個茶桌。
教授夫人這回是有點兒摸不著門道了,這兩把椅子胡教授可是愛不釋手的,沒事兒了就愛在上面坐一坐喝杯茶。一般人來家裡可沒見他這麼殷勤過,有人出三萬塊錢想買他這對椅子,他愣是沒答應。今天這是怎麼了。
“老伴兒啊!快點兒給我們沏兩杯茶,我和小郭好好聊一聊。”
一忽兒,茶好了,兩個人繼續聊著他們的話題。
“小郭兒,你說怎麼著,有人出三萬塊錢買我這對兒椅子,你說我這兒能賣嗎!”
“這隻能說明您老眼光獨到,淘弄到了個寶貝。再說了在您老家裡的擺設,品味能低了嗎!”
“還真要和你說個事兒呢,怎麼說起呢,就是出三萬塊要買我椅子的那個主兒。他那天是和我的一個老朋友,也是個教授來的我家,那個老霍啊,就是我說的那個教授,他和我呢都喜歡一些古玩玉器啥的一些老物件,和他一起來的那人也是個行家。他就是倒騰古玩的,那人商人氣太重,我不太喜歡!”胡教授說這,郭德光在仔細的聽。
“別光顧著聽我說,喝茶啊,喝茶。”
“哎,我這聽您說呢。”郭德光應道。
“他來我這兒吧,也主要是看這對椅子,你別說他還真有兩下子,直接就說這個椅子背兒是後配的。還說這個椅子來路不正,後來問我能不能把這東西讓給他,他能出三萬。
他要是不說出三萬這事兒,我還就真信了他那什麼這椅子來路不正的說法。
我對他說這椅子背兒後配的,不值他給的那個價兒。他說他收這些是再賣給老外的!老外沒幾個懂行的好糊弄。”胡教授說到這裡喘了口氣,喝了口茶後接著說:
“後來他看我實在不願意出讓,就問我是誰給修補的這對椅子,我就說是你了,他說他有事兒找你。我就留了他的名片兒。”胡教授翻了一忽兒,從書架的一本書籍裡拿出了那張名片,遞給了郭德光。
“晚飯就在這兒吃吧。我可要嚐嚐你給帶來的山貨。”教授夫人這時已經繫了圍裙準備下廚了。
“我可不敢打擾,我這就回去了,您可別忙活了。”郭德光說這站起來要走。
“走什麼走啊,你的事兒還沒說呢,就走了?”胡教授坐在椅子上沒動,郭德光的心卻驚了一下。
“您看,我真是想找您老打聽點事情。這樣吧,我去給那個阿姨幫廚,順便學點兒手藝。”
“這就對了嘛!去吧去吧,你阿姨姓秦。可是秦始皇的秦啊!”胡教授帶著笑又滿懷深意的說。
……………………
忙活了一陣之後,大家坐下來吃飯了。方才在廚房郭德光了是廢了吃奶的勁兒伺候著秦阿姨。還親自請纓做了一道菜。
“老伴兒,來嚐嚐小郭兒的這道菜,叫什麼來著?”
“嘎巴鍋土豆排骨。”
“啥名?”胡教授有問了一遍。
“嘎巴鍋土豆排骨啊”郭德光不自信的說。
“咋起這麼個名呢?”胡教授不解的問。
“我也不是太清楚,我媽教我就是這樣教的,我感覺就是起鍋時要快,別等真嘎巴鍋就晚了。”
“也是難為了你這孩子。你媽還教你啥了,讓阿姨長長見識。”秦阿姨慈愛的說。
“我倒是想多學點兒啊!她過世了,在我上高二時。”當時郭德光不知道,他爸老郭也快沒了。他爸啥時走的沒人知道。
“看阿姨這話說的。”秦阿姨說。
吃完了飯郭德光想去洗碗,這時秦阿姨攔住了他。
“孩子啊!我們都這麼大年紀了,你有什麼事兒就跟我和你胡叔叔說吧,說完了你想洗碗再去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