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呲!”
面對劉文耀和鞏永固二人如喪考妣的模樣,崇禎皇帝居然不厚道的笑了。
只是,他心裡流淌過一股暖流,很是感動。
劉文耀和鞏永固二人,他們是真正的忠君之士,朕的肱股之臣。
只不過,值此非常時刻,崇禎皇帝並不需要慘兮兮哀嚎一片,而是要化悲痛為力量,鼓舞他們的鬥志。
牽著兩人的手,迎著他們困惑的目光,崇禎皇帝喟然長嘆道:
“誠如兩位愛卿所言,御駕親征乃是關乎國本的頭等大事。其上關國家存亡,下系黎民生死,故而朕思之又思!
畢竟,戰場兇危,時有不測,任誰也無法保證有十全把握。
然朕亦思之,依目前大明時局,若不奮起一搏,今後恐將更為頹廢,直至發生不忍言之事。
韃虜入關侵我大明,一而再再而三,直至如今第四次,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想那韃虜,原系東胡異族,遊牧賤種。自漢、隋、唐、宋以來,久為我中華漢族之仇寇。
現如今,他們更是佔我遼東,殺我漢民,愈來愈有做大之勢。
他們和流賊相互依靠,一內一外,亂我大明,屠殺大明百姓。
朕身為太祖子孫,若不能驅逐韃虜護佑大明百姓,百年之後又有何顏面,面對列祖列宗?
倒不如殊死一搏,若勝,何等暢快,何等決絕!若敗,不過斷頭刎頸,卻也轟轟烈烈!”
崇禎皇帝的一席話,說得鞏永固和劉文耀二人,只覺得胸中有著一團熊熊的烈火在灼燒,頓時恨不能橫刀立馬,跟隨陛下征戰沙場,建立男兒萬世功勳。
然而,稍一冷靜,鞏永固終於問出起先被崇禎皇帝壓制的話,“可是陛下,朝廷如今無兵無餉,陛下又拿什麼御駕親征殊死一搏?”
“不然!”
崇禎皇帝擺擺手,目視鞏永固凝聲答道:“愛卿所言無餉是實,可無兵不實。
自從韃虜起兵以來,我大明曆經四朝,兵戈不止,征戰不歇。邊關將士,經戰事,歷危亡,曉生死,早已是百戰老兵。
便是中原腹地,因流賊之故,各省募兵討賊,將士們也是百戰餘生的精銳之士。
故而,若是朝廷有糧有餉,大明隨時可以拉起百萬敢戰無敵之師。”
鞏永固和劉文耀二人默然,陛下說得沒有錯,好像確實如此!
雖然京營因為種種原因不堪用,可是宣大總督盧象升,只用短短的兩年時間,組成近三萬人的天雄軍,征戰沙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川陝巡撫孫傳庭,更是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組成三四萬人的秦兵並一舉剷除了朝廷的心腹大患高闖王。
即便是各省督撫、總兵,將士傷亡慘重,可有糧餉,也一概能徵召成軍,重新上陣征戰。
可以說,經過連年的征戰,大明不缺兵員。
說來說去,關鍵的問題還是糧餉二字。
想到這裡,劉文耀隱隱約約有點明白崇禎皇帝的意思了。
陛下重新打造廠衛,除了因為御駕親征之故,估計也有用廠衛籌集糧餉的意思。
畢竟,這可是有先例的。
遠的不說,陛下的皇兄天啟皇帝就是如此。
可是,讓劉文耀不明白的是,即使自己和廠公王承恩不惜聲名,即使廠衛再有能耐,也斷然無法在短時間內籌集出供陛下御駕出征的糧餉啊?
PS:祝各位愛卿元旦快樂!
今天陪皇后太子逛街剛回來,昨天寫的部分先發了,保證不斷更,待會把章節補上。
今天更新少,說話不硬氣,就不求票了!
從明天開始儘量兩更,若沒有,也會大章節,請諸位愛卿監督。此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