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二章 收心

盯著陳奇瑜不解的目光,崇禎皇帝悠然長嘆,意境深遠。

是人就有毛病,陳奇瑜自然也不例外。

歷史上,李自成和張獻忠撫而復叛,驚壞了五省總督陳奇瑜。

他急忙趕到寶雞,一見遍地烽火,丟城失地,好不容易平靜的陝西又如同鼎沸。

他撫胸長嘆,懊悔不及。然大錯已經鑄成,後悔無用。

急於找背鍋俠的陳奇瑜,立馬就把寶雞知縣李嘉應推了出去,說他不遵命令,擅自殺降激起叛變,下令將其逮捕。

後來又怕分量不夠,於是把陝西巡撫練國事也參了一本,說他處置降人不當,罪責難逃。

只是,陳奇瑜企圖移花接木,嫁禍於人,卻踢到鐵板上了。

陝西巡撫練國事是有後臺有組織的人,魏公公的年代,他被人彈劾是趙南星的東林黨人,以至削去官籍。

崇禎元年,東林黨捲土重來,聲勢更炙。

陳奇瑜惹上東林黨人,還想讓人家背鍋,又豈有好果子吃?

於是,東林大佬紛紛跳出來,彈劾陳奇瑜溺職、玩寇、失機、助盜等七條大罪,並彈劾兵部尚書張鳳翼與陳奇瑜沆瀣一氣,欺君誤國。

玩這些陰人的小手段,崇禎朝又有誰能玩得過東林黨人?

群情洶洶之下,本尊下旨,陳奇瑜革職聽勘,隨即派錦衣衛往陝西鎖拿,發往邊塞充軍。

並且,因為東林黨的壓制,陳奇瑜直到大明涼涼,也始終沒有起復的機會。

否則,陳奇瑜的事情算什麼大罪?

在大明如此不堪的處境下,有人幫忙講話,自身又有如此驚豔的軍事才能,怎麼可能沒有出山的機會?

直到南明的時候,才有人想起這位軍事大拿,可惜一切都太遲了!

因為不剃髮易服,陳奇瑜被建奴殺害了。

憶起這些,崇禎皇帝目視陳奇瑜,真誠地說道:“卿遣戍之事,並非剿匪不力,也非撫賊失敗所致。

朕是恨卿聽信讒言,意志不堅;諉罪他人,沒有擔當。

為帥者,腹裡有乾坤,胸中有溝壑,軍中一切事務,排程自有深意,豈容他人置喙操弄?

又豈有推諉下屬之理?

說起來,此皆文臣掌軍之弊,因善於謀斷,過於追求手段,無視本意。

故而朕讓卿戍邊,砥礪心志,磨鍊意志,唯有經歷風雨,方能再見彩虹!”

陛下知我,憐我,懂我。

聽著崇禎皇帝的肺腑之言,陳奇瑜忍不住淚如雨下,陛下沒有說錯,更沒有冤枉他,自己的過往,可不正是如此?

“陛下,罪臣不體聖意,有負皇恩!”

淚水滑過臉頰,陳奇瑜捂著臉,哽咽著跪倒在地,朝崇禎皇帝請罪。

隨著無聲的哭泣,戍守邊疆時的不滿、委屈、迷茫等負面情緒,統統不翼而飛。

取而代之,唯有竭盡所能,報效陛下拳拳愛護之恩。

“愛卿請平身!”

陳奇瑜如此,倒弄得崇禎皇帝有些不好意思了。

同時感慨皇權對於這些身懷大明的忠臣,殺傷力還真不是一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