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一開始,就有不少達官貴人來找柳鄰,說要給自家的貨物留一份,免得以後沒得買。
也有不少商販湊到劉吉面前,詢問他能不能幫自己做一些生意,或者做一些生意。
柳鄰處理起這群人來,也是得心應手,讓他們很是欣慰。
至於李肅,自始至終都沒有露面,像這樣一次又一次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他在這三年中看得太多了,早已沒有了任何的興致。
果然,在這三日的展銷會中,慶安樓外人山人海,京城中的人都很愛看熱鬧。
再加上這一次,連他們聽都沒聽說過,所以也是引來了不少人。
整個京城,所有的商家都在盤算著,將這批貨物運送到嶺南,將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利益。
而慶安樓上陳列著的東西,更是被京城中的達官貴人、富商豪傑們一掃而光。
尤其是這面能映照出自己容貌的銅鏡,更是深受女性歡迎,很少有這樣的銅鏡。
曾經有兩個子爵夫人的女兒,因為爭奪一面拳頭大小的鏡子,當街打得不可開交,最終被一位侯爺夫人攔住,這件事情在京城裡傳得沸沸揚揚。
那嶺南府出產的美酒,基本上都被京城中的達官貴人們買走了,偶爾也會有一些落到了普通商人的手中,但這些商人們都是不動聲色地隱藏起來。
著名的京城大儒許安言,在一次由禮部侍郎的兒子張元舉行的私宴中,因為張元從其父親那裡偷走了一瓶太白酒,當場就為那瓶太白酒作了整整十首詩,成為了一段佳話。
至於後來張元被其父張廉吊在半空中暴揍的事情,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根據明眼人的估計,安王光是這一次嶺南府城的拍賣會,就賺了二十十萬兩。
當這個數目一公佈,京城裡的所有人都驚歎於安王殿下的財力。
難怪嶺南府軍財大氣粗,難怪安王能養活這麼一群鐵騎,當真是財大氣粗。
要知道,大乾一年的賦稅,也就一百萬兩而已,若是能多販賣一些,那就真的發財了。
乾帝更加嫉妒,他打聽到的情報更加確切,李肅不僅僅把東西給了二十萬兩銀子,還把東西給了二十七萬三千兩銀子。
他怎麼會對這些事情瞭如指掌?還不是因為李肅的母親,也就是他的母親,也就是他的母親,也就是他的母親。
因為察覺到了李肅的變化,所以乾帝這些日子,也時常去柳妃那裡,詢問李肅幼年的事情,以補償他在孩提時代的缺憾。
皇宮之中,發生了任何事情,都會被皇宮之中的侍女、侍女、太監們知道,乾帝這段時間,一直在拜訪柳妃,這是她得到了皇上的寵愛。
所以柳妃在後殿的日子也好受了不少,就算是皇后娘娘,也能輕鬆的活下去。
他們叫她“小妹““妹妹“。
之前李肅紈被別的妃子嘲笑,也有一些認為自己冒犯了她的妃子,也有一些人想要拉近與她的距離。
以前負責管理木炭的宮中侍者也是因材施教,一般送到她這裡的木炭都是由得力的嬪妃們切胡瓜分,可如今,她這裡的木炭卻是源源不斷。
在這後宮中,母親靠兒子,母親靠兒子,母親靠兒子,母親靠兒子。
以前李肅還只是一個廢物,所有人都想要將柳妃給壓下去,但是現在,所有人都明白,李肅必定會一步登天,所以柳妃的地位也會跟著提升。
此時的柳妃,就像是一個小型的嶺南博覽會,一人多高的巨大映象,只有三塊,其中一塊就站在柳妃的面前。
一片肥皂很難得,如今,在她的寢宮一角,擺放著整整一箱子肥皂,哪怕是她身邊的丫鬟、小內侍,也每人一片。
嶺南的白酒,一般都是論瓶出售,一瓶最多也就一兩,但在這個酒館中,卻是整整十個大酒缸,每一個都是十公斤。
就連她行宮裡的那些用來泡茶的器皿,都被買了下來,這些器皿放在外面,起碼也要上千兩銀子。
當然,這一切都是李肅命人做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母親受罪,讓自己的母親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