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章 風波之張湯結怨

[第1卷]第177節:風波之張湯結怨

張湯真正的發跡,並非始於陳皇后巫蠱案,陳案只是讓他走入了劉徹的視野。巫蠱案後張湯升任太中大夫,沒過幾年便升任廷尉。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孫弘病逝,原御史大夫李蔡任丞相,張湯再進一位,任御史大夫。

從長安小吏到御史大夫,張湯的仕途順順當當,張湯結交過不少皇親貴戚,有兩個人給他的命運帶來了轉機,他們是周勝侯田勝,武安侯田蚡。

田勝的名氣不響,不過背景不小,他與田蚡是同胞兄弟,也是劉徹的舅舅。這位仁兄估計也是從小苦日子過久了,一旦當了官發了財就忘了本,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整牢裡頭去了。

頭一回坐牢的人容易六神無主,田勝亦是如此。恰在此時,張湯瞭解了田勝的情況,心知這是一個結識貴族的好機會。因此,張湯竭盡所能相助田勝。

過了不久,田勝就出了獄。得益於張湯在牢裡的照顧,田勝沒吃什麼苦頭,要知道,時下酷吏當值,管你什麼來頭,犯人們都免不了要做回人肉沙包,如當年的周勃就吃過這方面的虧。

出獄後的田勝感激張湯,並引為至交,向長安權貴們引見張湯,張湯得以出任給事內史,成為另一位著名的酷吏內史寧成的助手,後來受到寧成的賞識,推薦其調任茂陵尉。

茂陵尉雖說在中央排不上號,是個苦差事,不過卻是個很光榮的職位,一般人很難得到它,因為茂陵尉得兼管茂陵的規劃,修建,治安工作。這份工作做得好,前途自然不再話下。

果不其然,張湯的好運氣來了,田蚡當上丞相後,張湯被徵召為丞相長史。

丞相長史秩祿千石,雖說對於張湯來說,略顯屈才,但好歹能上朝,在皇上面前露個臉了,有位置先佔著再說。

張湯的確有幾把刷子,他的幾次諫言引起了劉徹的注意,劉徹在他的長史職務上補御史。御史咱們之前介紹過,都是得有真才實學的,否則在這個位置上做不好,它相當於皇上的高階顧問,不但要隨時給皇上出主意,還得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

張湯無疑是具有專業知識的高階人才,他對律法的精通讓劉徹嘖嘖稱歎。因此,陳皇后巫蠱案,劉徹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張湯。

陳皇后巫蠱案一事,其實對劉徹來說,可大可小。

他鄭重其事地要張湯調查,也是對張湯的一個考驗。

劉徹是個聰明的皇帝,他深知考察一個人才,不光要聽他說什麼,更要看他說什麼。

結果,巫蠱案讓劉徹看到了張湯不畏權貴,敢說敢做的品質。那個時候,劉徹要有所作為,最需要的就是這種臣子。

張湯就此走上了進軍三公之路,他順利地做到了朝廷的二把手,御史大夫。

他名為二把手,實際上要比一把手更有說話權。

朝廷的政策幾乎都出自他手,他與太中大夫酷吏趙禹釐定各種律法,為了增加稅收支援伐匈戰爭,他提出鹽鐵專賣,造白金和五銖錢,打擊富商豪強,出告緡令,該令擴大對商人的財產的徵稅範圍,舉例來說告緡之前,有算緡令,算緡令只對車輛收稅,而依照告緡令,估摸著連夜壺也得徵稅。

張湯做這些事,已經涉嫌越權了,他這個管監察的大臣,做起了行政的工作,也難怪有不少人稱他是代行丞相事。

如此一來,張湯就有些心理不平衡了,你看這像話嗎,李蔡佔著丞相的位置,屁主意想不出來,憑什麼我要頂著老二的帽子幹老大的事,以我的能力應該是戴老大的帽子,順便幹老二的活才是。而且明明是老大,上面卻硬是有個五大三粗的人,實在是不舒服不痛快。從那時候開始,張湯就決定有機會定要把李蔡攆走。

張湯不知,這樣的權力格局是劉徹有意為之。

他的丞相可就得老實巴交缺心機的人來做,如果丞相不老實有了能力,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內朝就有威脅了。

丞相李蔡並非是個窩囊怕事的人,但做丞相還是難為了他,他從文帝時就與堂兄李廣任職軍中,景帝初年,就已經是二千石的高階幹部了。元朔五年(前124年),跟著衛青出擊河套之敵有功。

丞相是細活,劉徹放個大老粗上去,實在是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