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六二章 玉璽

“停!”

錫爾呼納克杜稜驚恐地喊道。

楊信笑眯眯地鬆了鬆手,林丹汗貪婪地深吸一口久違的空氣。

“我們可以放你進城,但是否稱臣由大汗決定。”

錫爾呼納克說道。

楊信滿意地點了點頭。

“第二,放了你們抓的軍民,歸還搶掠的財物,並且向大明皇帝進貢五千匹馬和五千頭牛謝罪,最少一半公牛一半母牛。”

楊信說道。

當然,這主要是他自己要的。

他對馬倒沒什麼興趣,但牛是他最需要的。

畢竟接下來他還得給鳳陽的手下配耕牛,有這樣五千頭牛就足夠了,實際上他這兩年貿易最喜歡的也是牛,天津那邊的蕩寇軍之所以迅速轉入正常生產生活甚至還都快把減河完工,很大程度上藉助源源不斷送去的蒙古牛,雖然這種牛不適合水田,但在旱田使用卻非常好用。

實際上也能耕水田。

那並不是水牛的專利。

只不過黃牛的蹄子相對小一些,在泥濘中沒有蹄子寬大的水牛方便,而且沒有後者那麼防水,不適合長久在水裡浸泡,容易爛蹄而已。

但用是可以用的。

效率差一些,損耗相對大一些而已。

“可以!”

錫爾呼納克杜稜毫不猶豫地說。

這就是贖金了,按照規矩這是必不可少的。

五千匹馬,五千頭牛,這個數字不算太多,相對於林丹汗的大汗身份,這個數字甚至有些便宜了。

“第三,獻上你們手中的那顆玉璽。”

楊信說道。

林丹汗手中的確有一顆玉璽。

而且還當做命根子一樣收藏著,原本歷史上在他病死後,這顆玉璽被他老婆獻給了黃臺吉,後者驚喜萬分地吹噓成傳國玉璽,並且搞了盛大儀式迎接,之後得意地正式改國號改元,搞得這東西就跟真的一樣。

但是……

這其實是顆明朝玉璽。

而且還是顆只用於一到五品誥命的制誥之寶。

明朝玉璽不只一顆,至於所謂的傳國玉璽早就沒了,宋朝就沒有,胡元也是自己刻的,而且被李文忠打包了,朱元璋自己一氣做了十個,大明傳國之寶,奉天執中璽,廣運,厚載兩寶,天子六寶,永樂又增加四個,皇帝親親之寶,奉天之寶以及誥命,敕命二寶。

但之後經歷土木堡之變,幾次宮中火災,這些玉璽多次出現遺失,有遺失的就肯定補造,不過這些都是宮內的事務,沒有外面的歷史記錄,另外嘉靖也新造了不少,包括他那顆修道用的。

最終到現在大明皇宮御寶二十四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