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石磨磨粉對於那些女人更不值一提。
正是因為這座水泥廠,原本會造成嚴重不安定因素的饑民聚集問題,幾乎無聲無息地解決。
有多少都不怕。
現在九千歲就怕幹活的人不夠。
畢竟水泥的需求幾乎是無限的,光長城的修繕就能讓這座水泥廠供應到天荒地老。
至於成本……
那一桶水泥多少錢還不是他自己說了算。
乾清門外。
“你如何讓內閣擬旨?方閣老已經不管事了,他就等萬歲爺準他辭職了。”
九千歲問道。
這時候已經天黑,天啟並沒有今天召見貢使。
本來也沒有當天召見的,皇帝召見這種貢使可沒那麼簡單,後者必須得做一些準備,尤其是得演禮,實際上具體哪天召見從沒標準,不過考慮到這些人還得入冬前趕回去,所以天啟會盡快的,沒有意外明天就差不多了。
但這個科舉加騎射的考核想在內閣順利透過可不容易。
內閣剩下可全是南方人。
“首先,得由衍聖公上奏提議。”
楊信說道。
他始終都忘不了衍聖公啊!
“這個好說,我讓人五百里加急去給他送信,他不會拒絕的。”
九千歲說道。
衍聖公早就破罐子破摔了。
孔胤植兩個月前在南京完成岳廟修建,然後黯然離開這座城市,據說走的時候受到熱情歡送,甚至都被人投擲穢物,雖然憑良心說他真沒做過什麼,但楊信走後無處發洩怒火的江南士紳,只能拿他當做出氣筒了。
還有人編他的小冊子呢!
總之他在聲名狼藉中結束了南京之行返回曲阜。
然後閉門謝客,準備用時間撫平心靈的創傷,然後楊信還不放過他。
而此舉雖然會導致南方士子的仇恨,但他本來就在南方聲名狼藉,這樣卻可以在北方挽回一點聲譽,所以這份奏摺他肯定會寫的。
“那就可以了。”
楊信說道。
“至於內閣那邊,我們可以邀請他們去參觀一下詔獄。”
他緊接著一臉邪惡的笑容說道。
“參觀詔獄?讓他們去參觀那裡,豈不是更激怒他們?”
九千歲疑惑地說道。
“是的,他們會被激怒,但他們同時會感到恐懼,那裡就像一張已經張開的血盆大口,隨時可以把更多人吞進去。”
楊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