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對此沒再多說什麼。
他就是隨便意思一下而已,在楊信搞完之後遼東遼西這些世家大族肯定是人人自危……
又不是隻遼陽和廣寧有這樣的將門世家。
目前遼東遼西還手握大量精銳的寧遠祖家,復州劉家,前屯楊家,錦州王家之類哪個不心驚肉跳?接下來需要的是安撫他們,而楊信做惡人,孫督師就要做好人,然後先向這些世家大族展現自己的主持正義,等楊信走後他再重新採取一些措施穩定人心。
但抄家是必須的。
兩人就這樣到了巡撫衙門,孫督師先去拜祭一下袁巡撫。
當然,不只是袁巡撫,加上張銓,牛維曜這些,一共二十多個官員或遇害或自殺。
他們都和袁巡撫在一起,二十口棺材擺在那裡,為了防腐還在裡面裝了些亂七八糟的香料,房間裡面還堆著冰塊。接下來他們將運回京城,讓京城百姓瞻仰一下這些寧死不肯降賊的忠義,皇上再褒獎追贈一下,他們就可以各自運回家入土為安了。
孫督師感慨了一下這些忠臣,至於罪魁禍首就不必糾纏了。
楊僉事軍事演習和石瀚等人造反作亂這件事情的次序顛倒一下就行,不是因為楊僉事搞軍事演習,才導致這些傢伙造反的,而是這些傢伙已經和建奴約好在城內造反,然後誤以為楊僉事的葉赫騎兵是建奴,所以才造反。至於楊僉事扔炸彈的問題,那個誰看見了,不要胡說,楊僉事怎麼可能潛入城內扔炸彈,那就是這些逆黨試圖炸開泰和門。
但是被張巡按帶領梁總兵殺退。
然後馬應龍等人偷襲殺害張巡按,梁總兵重傷血戰突圍。
楊僉事率領部下進城平叛,誤以為是建奴的逆黨出城迎接,被楊僉事全部拿下。
城內世家大族同樣誤以為是建奴,這些世受大明皇恩的傢伙不思血戰以保衛遼陽,反而投敵叛國跑出來張燈結綵迎接,然後被楊僉事又拿下。但因為楊僉事進城平叛需要一些時間,袁巡撫等忠臣遭逆黨圍攻,不願受辱於賊,又不知道楊僉事的大軍進城,故自殺殉國。
這真是令人遺憾。
但也僅此而已,都是那些逆黨害得。
故此楊僉事為袁巡撫等人報仇,在泰和門外以尚方寶劍斬一千多逆黨。
同樣與建奴勾結的奉集堡守將鮑承先,祝世昌二人殺害總兵侯世祿,率領部分叛軍試圖投敵,被虎皮驛總兵祁秉忠率部擊潰。
祁秉忠生擒鮑承先,但祝世昌逃走。
“這個逆賊必須抓回!”
楊信憤然說道。
這時候威寧營的楊宗業派人報告,石國柱試圖投敵,被他帶領家丁誅殺。
這樣就剩下祝世昌了。
“楊僉事之意是?”
孫承宗疑惑地說道。
祝世昌已經逃到建奴那裡了,想抓回來是肯定不可能了。
“這個交給我了。”
楊信說道。
既然這樣孫承宗也就沒意見了,弄回來是楊信的本事,弄不來也不關他的事情。
“楊僉事,那你對這遼東接下來的佈置有何建議?”
孫承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