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天啟和九千歲也發現這次玩的有點大了。
他們有點撐不住了。
“撐不住也得撐,如今是逆流而上不進則退,他們無論如何鬧,學神廟直接不理,內閣不擬旨就耗,這裡有我在沒人能翻天,大不了今年我在這裡盯著,我看誰敢再動手,過上一年全都穩了再說。”
楊信說道。
現在也只能咬著牙撐了。
野豬皮那裡暫時先不管了,反正有孫傳庭在,他也不可能再出來,遼東經過孫傳庭整頓,目前每年軍費已經下降到五百萬,這個數字對於楊信來說可以接受。
尤其是高粱,大豆在遼陽和廣寧,還有開原已經成為主要作物,甚至曹文詔接手瀋陽總兵後也在瀋陽和鐵嶺恢復屯田,當地糧食供應穩定增加。
說到底那裡最重要的並不是銀子而是糧食,東北不是不能做到糧食自給,而是都把遼東當成撈錢的錢袋子,故意讓那裡糧食不能自給,那裡糧食自給了,還怎麼透過操縱糧價賺那好幾兩一石的銀子?
但廣寧和遼陽這兩個最大的產糧區多數土地民兵化了。
不受文官和將門世家控制了。
而陳於階在開原儼然軍閥,別人想控制也控制不了,他和趙率教真得已經恍如軍閥一般,之前文官看他們每年在銀礦撈的銀山般,派了一個戶部官員去想考察一下,順便插手他們的冶煉廠。
結果死在半路上。
傳說是遭遇建奴的遊騎襲擊。
當然,是建奴還是葉赫騎兵這個就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在那以後那些文官再也沒有敢去的了,陳於階這個開原兵備道和趙率教這個總兵,依然快快樂樂地掌握著每年已經提高到三十萬兩的白銀產量。他們同樣從關內,尤其是楊信指定的西北招募了一萬多移民,在開原一帶開荒種田,目前已經開墾了超過二十萬畝,雖然不能說良田,但每年收十幾萬石高粱還是可以的。
開原那一帶本來就是農業區,因為和蒙古各部關係極好,耕牛有的是,只要願意套上牛在廣袤草原隨便耕,也不用太高階的耕種,耕出地扔上大豆高粱之類種子就行。
收多少就隨便了。
反正地有的是,三四斤高粱種子扔地裡,怎麼還不收個百多斤。
他們自己不怎麼吃高粱,全都賣給了蒙古牧民,他們自己吃肉,吃關內運去的大米,甚至魚罐頭,一幫粗坯日子過得很愜意,據說鄺露被扔過去之後也很快融入其中。
他們比楊都督過得瀟灑。
曹文詔也想跟他們學,但他沒有銀礦終究白搭。
不過那裡也不安穩。
主要是林丹汗越來越不老實,之前還滅了科爾沁部,奧巴試圖向東逃跑躲避他的迫害,但卻被炒花召集的各部聯軍攔截,奧巴被宰賽射死,大玉兒姐姐下落不明。不過這時候的大玉兒才十歲出頭,她是科爾沁部目前諾顏之一宰桑布和的女兒,她爹也是臺吉,但科爾沁部老大是奧巴,和她爹準確說是一個曾祖。
整個科爾沁部都在林丹汗和炒花夾擊中覆滅,絕大多數殘部都被這兩家瓜分,包括他們的女人,所以大玉兒在哪個帳篷裡真不好找。
這種小事楊都督也沒興趣關心。
不過林丹汗對天啟還是能維持面子上的稱臣,主要是他那裡饑荒,必須依賴互市的糧食。
當然,主要是窮。
但他正在草原上崛起,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