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老狐狸一臉平靜地閒聊著,卻都帶著壓抑不住的驚喜,當然,也還有一種隱藏的恐懼,總之就是很複雜的目光,在不約而同地窺視著楊信。
這是什麼?
這是小皇帝測楊信的忠心了。
很顯然小皇帝也開始對他有些不放心了,不過這也很正常,畢竟楊都督之前展現出了造反的實力,皇帝對他再信任,在這種原則性的問題上也不可能不做些什麼。
這就很驚喜了。
要是楊信去了京城,被皇帝直接解決掉,那真就可以放鞭炮了,當然,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多也就是幻想一下獲得短暫的幸福。
至於恐懼……
當然得恐懼啦,萬一楊信不去京城怎麼辦?
萬一楊信去了京城,皇帝沒解決了他,甚至因此把他激怒造反怎麼辦?
話說此刻這些傢伙就這樣瞬間陷入驚喜與恐懼的複雜心態,然後嘴上還得在那裡裝模作樣地扯淡。
“那我明日就啟程,不過我走後紅巾軍那邊兄就得盯緊了,孝祖已經從揚州回來了,若是有什麼需要,兄直接找她,她會調那些土兵的,另外這江南眼看就入梅,接下來會有持續的大雨,尤其是沿江的江陰一帶,還得讓那些民兵做好防洪準備。”
楊信很平靜地說道。
對於這種事情他早有覺悟,正常就是得這樣,哪怕他的這些計劃天啟都很清楚,但他的實力終究已經到了一個讓皇帝不放心的程度,如果天啟身邊只有九千歲或許不會真正在乎,但還有個客氏就不一樣了。不過他本來就沒想過造反,當然也不會害怕回去見天啟,至於天啟學麻哥那就扯淡了,他倆之間的關係還沒到這種程度,而且他也不是鰲拜。
事實上天啟就是真這樣做,也不可能會威脅到他的。
他對這個問題足夠坦然。
他擔心的是一旦不能及時回來,很快就要發生的洪災會出亂子,光常州和江陰就各漂沒五千家的洪災可不是小事,要是那些團練趁機進攻就麻煩了,不過也不太可能,畢竟蘇州緊接著也遭災了。
“這個交給愚兄了。”
劉時敏同樣很平靜地說道。
“兄弟放心,愚兄還有尚方寶劍呢,再說你腳程快,往返也就半個月,這點日子出不了事。”
他緊接著說。
“叔父,外面那個黃澍求見。”
楊寰走過來說道。
“陛下已經赦免了他,讓他自己回徽州吧!”
楊都督說道。
“這個人倒也有趣,陛下赦免了他還不趕緊走,難道還想繼續賴在錦衣衛?”
劉時敏笑著說道。
“想來還想著能混個一官半職吧,要不是陛下世代禁錮他,給他個一官半職也未嘗不可,他還是很懂事的,但如今已經被禁錮,就只能讓他回家老老實實過日子了。”
楊信說道。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