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顆人頭,和凌遲完之後送回來的金之俊那把骨頭……
他其實應該挫骨揚灰的。
但挫骨揚灰很難讓那些士紳有太直觀感受,所以楊都督很重口味地保留他的那副骨架,然後運回蘇州招搖過市讓他家人給他收屍。
這個效果很好。
蘇州的官員士紳欣賞過那副血淋淋的骨架後立刻清醒了許多.
而且惠山前線團練拒絕繼續進攻,無論那些士紳如何鼓動,那些領工資的團練都拒絕繼續進攻,他們不想讓楊都督也砍了頭,而且他們其實也沒有能力繼續進攻,實際上無錫那邊也再次轉入了防禦。這還幸虧有那些民兵區橫在那裡作為屏障,否則紅巾軍一樣會兵臨無錫的,那裡團練不多,主要就是吳淞副總兵緊急招募的募兵和各衛徵集的軍戶。
他們更是一觸即潰。
而且那些將領還怕激怒楊都督順手把他們也砍了。
至於江陰……
江陰依舊在激戰當中。
“還紅夷大炮呢!”
楊信站在他的龍舟上,饒有興趣地看著前方江陰城。
進攻這裡的軍隊不是他指揮的,他的確是總督軍務,但對面還有一個漕運總督呢,後者同樣有軍權,而呂兆熊以紅巾軍堵了漕運為理由,直接從江北蒐羅所屬漕運軍,再加上泰興,江陰東部,南通等地士紳緊急拼湊起來的亂七八糟武裝,對江陰展開兇猛進攻。
甚至動用了紅夷大炮。
而紅巾軍五千人和城內民兵堅守江陰。
隆隆炮聲中,十門紅夷大炮不斷噴射火焰,硝煙瀰漫中一枚枚炮彈呼嘯著劃破天空,在包磚的城牆上撞擊出一塊塊坍塌,在炮彈的不斷撞擊中,十丈寬一段城牆已經面目全非。塌落的城磚和夯土,在城牆下方堆積出一條寬闊的坡道,坡道頂端殘存的一段城牆搖搖欲墜。
這場景就彷彿原本歷史上二十多年後的那場血戰。
城內城外兩支軍隊都在等待著。
不過士紳被逼出來的戰鬥力,還是讓楊信頗為意外。
這紅夷大炮已經用的非常熟練了。
還有,團練們的裝備水平同樣堪稱精良,鳥銃,斑鳩銃之類比例很高,那些指揮的青蟲們明顯也不是弱不禁風,武器倒是沒什麼稀罕的,因為徐光啟始終控制著工部,軍火採購肯定大量轉向這邊。而且松江開埠一年,已經展現出了貿易中心的雛形,同樣各地物資的雲集,也讓那裡的工業開始發展,其中就包括了軍火製造。
蕪湖那邊冶煉的優質鋼鐵運輸到松江,在那裡的工廠變成火槍大炮,然後賣給以徐孫等家為首的工部買辦們,這已經是很多人眼紅的產業。
而主要和他們競爭的是在三大殿建設中發展起來的河間那些鐵廠。
另外還有佛山。
再就是楊信的葛沽工廠。
大明正在形成四個民營軍工集團。
所以這些團練手中的大炮火槍毫不稀罕,而且質量都很好,畢竟他們還有很強的競爭者,徐光啟的確控制工部,可河間的鐵廠背後是九千歲,葛沽工廠背後是楊都督,佛山鐵廠……
佛山那些鐵廠不參與北方競爭,但在民間它們依然是最受歡迎的。
但僅僅裝備好並不足以讓楊信感受到士紳的改變,那些指揮團練的青蟲們都有一點軍事水平才是讓他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