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零九章 皇帝終於上朝啦!

當然,九千歲的雄起肯定不會很容易的。

但他也沒別的選擇。

或者他和啟這時候都沒有別的選擇,這兩個過去依賴楊信習慣聊傢伙,在楊信不負責任地甩手離開後只能自力更生,過去他們的確可以給農民加遼餉,但現在已經沒有理由加遼餉了。

也不敢。

楊信還在渲染未來的災,而這幾年頻繁的災的確也正在向他們展示可怕的未來……

九千歲可是很迷信。

不別的,光這些年頻繁的地震就很讓人心驚肉跳。

光京城就好幾回了。

然後水災,旱災,蝗災一個接一個不停往外冒,如此密集,如此頻繁的災,對於一個極其迷信的人來完全就是一種上示警。

啟也一樣。

雖然啟是科學家。

但科學家面對這種情況也一樣心驚肉跳。

楊信以前也給他講過歷代的氣候變化,以及每一次下大亂和氣候變化之間的聯絡,而這些年氣候的嚴寒有目共睹,話啟元年時候連廣州都遭遇過大雪呢!他自己同樣拿溫度計記錄日常氣溫,最低已經到零下二十多度了,而且運河封凍期也越來越長。作為一個科學家他是最重視資料的,每年冬的最低氣溫,平均氣溫一對照,每年運河封凍數一對照,他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自己這個帝國的氣候正在逐漸變冷。

一年比一年冷。

楊信沒有騙他,氣候的確正在發生劇變。

災的確正在降臨。

他也得做準備了,但他做準備首先得有銀子,原本歷史上的啟的確可能不懂大明的問題所在,但現在的啟可清楚的很。

他為何沒錢?

太祖時候都能一年收三千多萬石的田賦。

他現在一年兩千五百萬。

太祖時候徭役絕大多數都並沒有折算到裡面,因為那時候是服役,他這個歲入還是加了徭役折銀的,實際上這裡面還有丁銀,明朝的田賦,丁銀,徭役折銀,統一在歲入裡,而歲入就是兩千五百萬。剩下那些商稅之類雜項不在內,從土地上徵收的就是這些,另外還有些值不了多少的棉麻甚至草料。

發展到現在,經過了兩百多年後他的歲入居然還不如太祖時候。

而人口呢?

他當然不會相信官方那個。

別的不,光京城有多少人口他可是很清楚,因為新的警察制度已經實行,京城已經進行了人口普查,整個京城內外城牆範圍及近郊,居住人口已經接近一百五十萬。

而太祖時候人口清查的數字,整個北直隸加起來一百九十萬。

比這時候京城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