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門外。
“楊大刀來了!”
“楊同知又凱旋啦!”
……
在一片混亂的歡呼中,楊信騎著馬昂然走過,在他身後是列隊而行的蕩寇軍士兵,這些士兵一水的紅色軍服,本來明軍就是紅胖襖之類,而楊信給這些蕩寇軍的軍服也是同樣的紅色。紅色短褐上衣,外加綁腿的黑色褲子,而頭上戴著氈笠,看著不像士兵更像地裡農夫,但當所有人都是這種打扮時候,那氣質就不同了,至於裝備倒很簡陋,就是佩刀加長矛,只不過矛有點長……
準確說是丈八長矛。
當然,要說把他們當西班牙方陣訓練還是誇張了。
實際他們根本沒進行軍事訓練。
楊信對他們的訓練就是紀律,每天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吃飯,走路時候必須排隊,只要聚集就必須排列整齊,吃飯要喊口號……
“你們吃誰的飯?”
“吃楊家的飯!”
總之就是這一類的。
必須喊,每天吃飯前都得喊,而且無論什麼時候,都必須做到紀律化,無論做什麼都必須排隊,去幹活必須跑步,但要說怎麼打仗,這個楊信還沒顧得上訓練,畢竟他也沒時間。而且蕩寇軍本質上就是一群勞工,主要任務就是挖河,倒是指導他們挖河孫元化據說還重視一些,找了幾個作戰經驗豐富的,偶爾一起練個長矛刺殺之類。
但這已經足夠。
因為現在日常已經成習慣,哪怕在大街上走路,基本上也都跟著隊長的口令整齊邁步。
看上去還是很精神。
而一邊兩列縱隊前進的這些士兵中間就是一輛輛囚車,裡面裝著王好義和一干聞香教的重要成員,還有部分地位稍低的,則被繩子串起來跟著步行。這些沒有冤枉的,畢竟楊信手下一堆他們原本的教友,那些蕩寇軍士兵很多都清楚王家成員,甚至不乏以前到石佛口朝聖過。他們為楊信甄別了所有俘虜,同樣王好義的子孫也全部被帶到大沽口,這裡只有那些非王姓或者王氏普通族人中的高層。
但路邊自發過來歡迎楊同知再次凱旋的人們,還是迅速發現了一個特殊的身影。
“是李家老大!”
“快看,是李三才的兒子李元。”
……
驚叫聲立刻響起。
而王好義的囚車後面,李元蓬頭垢面地坐在自己的囚車裡,他已經爽快地認罪了,畢竟人證物證俱全,他的親筆信就在楊信手中,當然,他認的是僱兇截殺楊信,順便營救他爹的罪,但沒參與聞香教的造反,事實上楊慶也沒審問過他這個問題。
然而老百姓不這麼想。
“李家謀反?”
“快看,李家參與聞香教謀反!”
……
議論聲不斷伴隨著他。
“胡說,我沒謀反,我殺那狗賊救我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