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章 隱文:句芒夜會

漠東青龍山•句芒谷

千百年來,青龍山被漠國代代國君封為禁山。凡漠國子民,生人一律不得進山,死者則葬于山中。由山腳至山巔,循生前家族官階地位依次而葬。

而設禁的原因,卻並不是山岩荒禿堅利,山路奇陡難行,也不是山中有無數魂靈安葬,神聖不可侵犯。青龍山千年來被漠國國君下令全國禁入的真正緣由,卻要從一種名為壅心草的植株說起。

傳聞數千年前,漠國始祖便是發源於這青龍山脈。

上古時有天火降臨世間,燒盡飛禽走獸,焚盡谷粟米糧。將原本歲物豐美,萬綠蔥蘢的青龍山脈燒得寸草不生,山石凸現。漠國始祖不得果腹,饑荒疫症,幾近滅族。漠人民風古樸,信仰虔誠,破釜沉舟下召集全族方術異士,歃血設壇祭天神朱雀。果見第二日青龍山灰褐色的巖皮之上,長出無數青嫩仙草。

漠人大喜,深感天恩,全族以此草為食。服食仙草之後,只覺吐納輕鬆,氣血大通,原來仙草竟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奇效。漠國舉國大振,從此山下遷移,開墾荒原,土木興兵,百年內成為一統中原南疆的強大帝國。

然而才剛走上覆興之路的漠人,卻發現服食過仙草開疆擴土的一代人老去病故之時,屍身竟會在心臟停跳的同時化為飛灰飄散,遁於無形。聽聞此訊的漠王大為驚駭,深感當年先祖暴殄仙草不敬神靈,引發天怒。遂令舉國再不得入青龍山,並賜仙草“壅心”之名,以示禁忌。

在此之後,漠人勵精圖治,齊心強國,卻再未有一人踏足青龍山半步。

轉眼千年,漠國已是南疆疆土最大的國家。其山川城池,物產豐美,漸漸引得北疆各部蠻夷覬覦。不過數年,已成群狼環伺之勢。漠國人口雖多,千年來卻只重視詩文賦藝,發展農桑土木,疏於操練兵防,邊境防護。如今引得它國忌憚,分而攻之,竟然節節敗退,不堪一擊。

漠王恍然悔悟,下令全國飼馬鑄鐵,加賦徵兵,卻已是後知後覺,為時晚矣。眼見國力驟減頃頹,城池連連失守,危難之時,有方士鼓動權臣進諫漠王重開青龍山,勒令兵士將領服用壅心草,以此大幅增強兵力,以解燃眉之急。迫於情勢,漠王猶豫再三之下終於決定背棄先祖遺訓,千年後再度開山取草,交由方士製成丸藥,發於所有士兵服下。

果不其然,此法立竿見影,潰散的漠兵一夜之間變得龍精虎猛,勢不可擋。

在漠國人海戰術的強攻之下,眾蠻夷紛紛落荒敗北,自此再不敢進犯。然而,重得安定的漠國君主卻仍然心有餘悸,只恐大戰再起。朝堂之上,群臣激辯三日三夜。第四日清晨,詔書頒佈天下——

一則漠國戰後國力空虛,人才凋零。須培育文士之餘,兼之發展軍力。男必投身習武從文,女亦鑽營醫藝耕織,舉國勤勉,不養閒人。二則仰上古遺風,青龍聖山應重新封山,依舊尊為禁山,國人身後遷葬山中,受天神神恩,佑後世子孫。但漠人須復食壅心丸舊俗,每年定期由朝廷按人口發放,以強國本。

詔書即下,舉國譁然。百姓人人皆道那壅心丸雖能催生肌膚,卻也食人魂魄,是天神朱雀對漠國先祖的警示。戰時迫於家國安危,兵士不得不用。如今萬里臣服,太平盛世,斷斷不可再用此為禍世間的妖物。

即便百姓物議如沸,奈何官府依法行事,若有抗旨一律鎮壓。皇室公親,朝臣武將又大力推行,身先士卒毅然服草。久而久之,一場不大不小官民之爭也自然而然的平息下去,草草數筆載入大漠通史,隨歲月洪流而去,再無後人考究……

滄海桑田,雲過千年。

今夜的青龍山巍峨依舊。山中植物的匱乏加之千年的禁令,使得青龍山鳥獸絕跡,唯餘夜風中陡峭巖壁上幾株萌黃色小草瑟瑟搖動。

不知什麼時候,山頂竟被天雷劈出一道溝壑,鬼斧神工竟越裂越大,寬可築村,深至地表。也不知是何人,何時,用何種方法下入谷中,在這空曠谷底居隱,開荒搭房,挖池耕地。雖與世隔絕,卻也清幽寧靜,自給自足。

若說是完完全全孤身一人,此刻卻也有了不速之客來訪——清冷如霜的月光下,萬丈山岩的兩壁上每隔丈許便有一道長約一人的深口,似乎來人以步步嵌石之法,以巨大兵刃打入巖身,階階而下,直至谷底。青龍山岩得日月精華滋養佇立萬年不倒,巖質早已堅固得猶如鋼鐵一般。足見來人內力深厚,世間少有,其兵刃神威破勢,鋒若金剛。

一陣清風捲起,谷底蘭香縈溢。白衣老者身量奇輕,蜻蜓點水一般從巖壁輕巧旋身,落地而下,無聲無痕。他只略望了望這生平第一次見到的谷底奇觀——不過柵欄小院,樹下茅屋,池塘游魚,蘭茵飄香而已。與他之前所想,似乎大有不同。

他凝神垂首片刻,會心一笑,平緩了急促的氣息,輕輕撣落衣上灰塵,寸步不移拱手施禮,白衣翩躚一言不發的在月光下融成了谷中一片光影浮動。

茅屋內,紙窗映出的人影似乎隨著燭火搖曳,微有晃動。又一陣夜風,窗內燭影突然閃爍瞬即湮滅,風住之時,屋內主人已翩然而出,卻未帶動竹門半分響動。身法之快如暗夜疾風,雖不見其人,影已隨風至。此等神技,縱是老者一生浸淫江湖,見遍奇術神功,亦是相顧愕然,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