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一旦開啟一角,再想回頭,就有一些困難,這是因為後面的發展已經失去你的控制。這樣的理論在當下適應著兩個人:賈思思和王燕。
賈思思看著手上新鮮出爐的結婚證,有些愕然,自己這輩子真的結婚了?心蹦、蹦、蹦的跳,清晰,即將掙脫身體的束縛,百味偎依在血液身邊遍佈全身,腦中一片空白,努力發覺其中的資訊,沒有結果慌亂給跳躍的心增加能量,用更新視野的方式來掩蓋內心,看著民政局中離婚視窗,整個人慢慢地平靜。
“想要離婚,還需要過一段時間。不能讓父母看出來假。”
閆鑫的話直擊重點,很有道理。現在是上午,下午也沒有事情,現在和父母一起住賓館,不能早早回去,也不能露出破綻。真搞不懂,他們這樣興師動眾地做什麼,在身邊礙眼,當著電燈泡,卻說是來見證著幸福時刻。總感覺他們是押送犯人的有編制人員,為牽制自己親力親為。“你看今天還早,不能第一天就掉鏈子。所以呢?咱們接下來。”牙齒和舌頭在打顫,真是沒用。
“是的。你說的對,不能掉鏈子,功虧一簣的事情,咱們可不能做。你有什麼計劃,沒有的話,就我來安排。”
安排,二字包含著很多內容,不能輕易的妥協。“沒有計劃,但是你的安排需要先說出來,我看一看,再決定是否服從。”我可是有節操的,安全問題是第一要務。
“我要去挑裝飾畫、相框、還有布料。你想要跟著嗎?”
聽到這個,賈思思輕鬆不少,緊張地情緒舒展。“好啊。你妹妹好像是學畫畫的。你應該讓她陪你去。”
“小羊羔今天有自己的事情,沒有空。”
“那咱們走吧”
王燕確實是沒用空,坐在飯店的一角,看著對面的人,是一位帶著金絲眼鏡,溫文爾雅的壯漢。大塊頭視覺感應是陽剛之氣,但氣息卻是讀書人的儒雅。給人的整體感是我是老實人,我好欺負。
這個人小麥色的面板,還很粗糙,五官普通,眼睛有些混沌,上面的血絲清晰可見。仔細觀察也找不到舅媽口中的精緻,心頭生出一種加入傳銷團隊無法回頭的想法,對聽到的描述的話打一個六折,失望不好意思露面只因級別不夠,繼續坐在這裡僅是為面子好看,對得起長輩面子上的程式化往來。
打量是相對,是頭一次見面的基礎專案。接下來的聊天內容才能夠反映出印象如何。
“你好。”王燕先開口,不為其他,只為最先佔據主動權。這個方式和二人之間下跳棋的道理是一樣的,先走之人贏得機率大一些,也無法排除後來者居上的可能性。
“你好。”
結巴的聲音傳入耳朵,建立薄弱地印象又被削一截。二十多年的修養回敬一個程式化地笑容。“時間就是金錢,長話短說。直接重點才上上之選。介紹人介紹之後,我就處於禮貌來看看,聊一聊,我年輕,沒有經驗,在後面說出來不悅耳的話,請你多擔待。”想要趕緊結束,但也不能傷了介紹人的面子。
“沒事,做哥哥的,這點是能理解的。妹妹是在油田工作,正式的?”
如菊花綻放一樣的笑容,使整個人老了幾歲,想到舅媽說這個人比自己大6歲,那再老幾歲豈不是兩代人,我有父親,也不缺父愛。“市場化。”介紹人沒有說完整,我有義務把這個填全。
“妹妹真逗,最近幾年簽約地都是市場化,合同化的幾乎沒有,每天能進幾個博士生。你父母現在退休了沒?”
熟悉的話語和道聽途說重合,自己真的沒有中獎地財運,只有和土豆白菜為伍的份。心中期盼著能在一堆大白菜中挑出一顆娃娃菜的念頭,以破碎告終,枉然最終會走向毀滅這則通用法則很自然地在身邊上演。
“我媽已經退休,我爸今年退休。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拿著固定薪酬生活,生活水平和單位的效益掛鉤。我們一家住在單位福利分房的房子中,暫時沒有換大房子的打算,未來也沒有。”想要查戶口,我就告訴全,看他什麼反應。
憨憨地笑容配著大塊頭,有點像是熊出沒就在你對面。“妹妹真是老實人。我可不是靠著媳婦家的小白臉,你未來就能夠了解我這個人,不是一個軟蛋。”
未來,還有未來啊。“呵呵。”找不到繼續交談的理由,也不好意思結束,不打笑臉人是為人原則,怎能輕易改變,只能用無聲來表達抗議。
“妹妹,你真文靜。你不用擔心,我家有房有車。房子是80平多一些的電梯房,車是9萬多的大眾。雖然總價不多,但咱們不用還貸款。無債一身輕,自己的收入都只為小家而填磚加瓦。”
看著這個人節奏飛快地規劃著明天,王燕有些吃不消。心中回想著剛見面到現在的種種,是什麼樣的誤解讓這個人說出這樣的話。“我們今天是第一次見面,才剛認識。”
厚臉皮是自來熟地延伸板。“我知道,但以後見面就熟了。我剛才是為咱們的未來做一些鋪墊。”
你難道不是率先拿著財力在展現。沉默會讓事情越跑越遠,只有趕緊結束才能停止這場頭腦一熱的相親事件。“我突然想到,我還有事情,先走了。”禮貌的離開,要做到不失去體面。
為了有更加深層地關聯挺身而出是必要之選,難得的機會怎麼能放棄。“我送你,我開車了。”
想要結束,機會怎會輕易露出。“不用,我也開車了。”
告別之後,一切都結束。沒有繼續見面的可能性。人非聖賢,滴水不漏的事情怎會頻繁出現,王燕的車卻留下一個隱患。
蘇鵬和田甜在商場中為迎接新生命採購,掃到玻璃裡面王燕和一個陌生男人坐在一張桌子上聊天,心中有些不悅,趁著妻子沒有察覺,多掃了幾眼。
作者的話:每人的的所處的立場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