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紙捻紅塵似水,
三尺紅菱萬事入歌吹。
唱長恨久歌悲不成悲,
事到深處竟成一手灰,
願誰記得誰最好的年歲。
…………
永安八年年二月初,春寒料峭,京中咋暖還寒。
永安皇后統治當朝,皇都裡面一片安樂祥和。
如酥小雨靡靡落了一夜,翌日微晴。江岸上的八街九陌,鱗次櫛比,皆在臨水照影處繁華似錦。
皇城之中一處尋寶閣裡,三尺紅臺上,一具栩栩如生的傀儡引得座下議論紛紛。
尋寶閣中向來以寶貝眾多而出名,就像前不久展出的《春宮四季圖》真跡已是引得人聲鼎沸。但是眼下據說臺上此物更是鮮有,文人墨客都慕名前來,想一探究竟其中不乏他國遠道而來的風雅人士。
譬如,在尋寶閣二樓之上一桌高談闊論的兩人。
“臨寒,你說臺上的傀儡為何物也,竟睫搓來無數朱淚如此惹人生憐。”
“此乃牽絲戲。”蘇臨寒將眼前的茶水一飲而盡道。
“哦?何為牽絲戲?臨寒,莫非你知道這個牽絲戲?能不能說給我聽聽?”方耀似乎來了興趣,趕忙坐正來聽一聽蘇臨寒口中的牽絲戲。
“既然方耀兄弟這麼想知道牽絲戲,那我便跟你說說這個牽絲戲罷從牽為引,傀儡為輔,舞臺後人合之,一牽一引,一唱一和,此乃牽絲戲也。”蘇臨寒說完後,看向了下面。
“可。。。。”方耀剛想開口,蘇林寒便打斷了方耀,捂住了方耀的嘴。
隨後蘇臨寒指了指面前的展臺,對方耀比了個噤聲的手勢“噓,好戲,開始了。”
“此物名為牽絲戲,是一名三品傀儡師留下的珍貴之物……”
三品….傀儡師…..蘇臨寒不由得怔住了一下,喃喃道。
是她嗎?
那年,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正是大好時節。
蘇臨寒從家離開。
永安十五年,蘇臨寒初次上京趕考,不料被迷於林中,在此反反覆覆已是繞了三天的圈子。
“甚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有意進來無意冒犯,各位仙神大大還望放過我這一介草民,讓我上京趕考了罷?他日我若高舉上狀元,一定會保護森林,人人有責。”為此,蘇臨寒還特意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向周圍可能存在可能不存在的妖魔鬼怪或者樹精做一個證明。
他蘇臨寒是個言而無信,呸,言而有信的人,你們一定要相信我啊,你信我啊。
“哎,走不出去了,聽說老一輩的人說過看天上的星星就能走出去。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蘇臨寒抬起了頭來,看向了天空,隨後很快的又低下頭來。
特麼現在白天呢,星星在哪裡?
傍晚時分,一個人影從林間緩緩走來,是個中年男子,約莫四十來歲年紀,發冠散亂,鬍子拉渣,汙跡斑斑,腰間別著個葫蘆,顯得破落不堪。
蘇臨寒望了望緩緩走來的男子,搖了搖頭,一個箭步迎了上去。看這男子的模樣怕是同蘇臨寒一樣迷於此林,同時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呢,不如坐下聊一聊在這漫漫長夜之中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來。
“先生乃何許人也?為何在此?”蘇臨寒併為等道士開口,自己搶先連忙問出了靈魂三問。“家中有無婚配?”
道士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我是一名龍虎山道士,呃…我迷路了,還沒有內人。”
蘇臨寒一臉黑線,後退了一步。果然,這個看起來髒兮兮的道士跟自己一樣迷了路,也是個路痴。
通常道士往好聽的說是修仙練道之人,其實只不過是打著修仙練道這個幌子的江湖混混,還不是為了混口飯吃。
簡稱,神棍。
道士見蘇臨寒一語不發,好像看出來什麼,對著蘇臨寒拱了拱手道:“喂,施主,上天有好生之德,出道之人不打誑語,本道可不是那些招搖撞騙的江湖騙子,施主您可千萬別這樣看我,我是個正經人”
“你是個正經人,可你正經起來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