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淵坐在龍椅,聽完下面的文臣武將彙報朝廷的事情。
逐一處理完事情之後,常淵留下幾名大臣,其中就有寧長榮。
其他人都散去,這幾名大臣還留在大殿內。
這些大臣都是玻璃換糧食計策的知情人。
寧長榮再厲害,有再多的主意,他也不能分成幾個人用,總得有其他人幫忙輔助完善這個計策。
常淵直接開口問寧長榮:“寧卿,你來說一說玻璃的事情進行的怎麼樣。”
寧長榮對幾位同僚拱了拱手,對常淵恭敬的說道:“回稟陛下,臣派去的張喜凡等人已經把草原中的中型部落差不多走遍了,期間已經賣出去八隻琉璃天狼,共換回糧食二十萬石,金銀三十萬兩,皮毛無數,牲口一千。”
“目前已經差人運至王漢庭將軍駐紮處。”
常淵滿意的撫了撫下巴上的鬍鬚,寧長榮又繼續說道:“白蓮教的進展較為緩慢,但也已經為大安換到兩萬擔的糧食,金銀十萬兩左右,同時還結交了不少白蓮教的高層,可以不斷的給咱們提供一些內部訊息。”
寧長榮足足彙報了兩刻鐘才把所有的事情事無鉅細的交代清楚。
常淵龍顏大悅:“朕果然沒有錯信人。”
寧長榮謙虛的拱手說道:“此事非乃成一人之功,若沒有諸位大人的幫忙配合,事情無法完成。”
常淵呵呵笑道:“好,都有功勞。”
一下子就為朝廷省了幾十萬擔糧食,原本有些緊缺的糧倉,頓時有了富裕。
對於提出這個主義的寧長榮本人,常淵更加信任。
謝鴻才是朝中重臣,跟寧長榮一起出主意的大臣之一。
他笑容滿面的說道:“寧大人的這個主意為朝廷省了不少糧食和銀兩,功勞主要還是在寧大人,我們只是做一些輔助工作而已,寧大人太謙虛了。”
其他幾個大臣也是笑著推拒功勞。
寧長榮也笑著跟他們打哈哈,你來我往。
瞭解完事情之後,常淵讓其他幾名大臣下去,寧長榮仍然留下。
常淵拿起桌子上角落的一封奏摺,“這是你上的摺子吧?說說為什麼突然想要朕開恩科?”
寧長榮還在猜想常淵把他留下來幹嘛,原來是因為這回事。
他拱手恭敬的說道:“陛下,昌縣貪汙一事,牽連甚廣,因此處理了不少橙子,空缺出了不少的位置,雖然那些實習官員可以暫時頂替,但其實整個大安仍然處於一個缺人的狀態,很多官員身兼數職。”
“目前階段還看不出問題,但長此以往必定會出事。”
“一個官員管得太多,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常淵挑了挑眉,立刻就明白寧長榮的意思。
目前的官員雖然很能用,但很多官員都是身兼數職,可以說在當地是一手遮天的存在。
這種人想要蠱惑下面的人,想要起兵造反,當然也非常容易。
他沉聲說道:“繼續說。”
“學院的學子目前已經出了一批實習官員,但是對於大安不斷擴張的地盤來說仍然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