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正是‘乾坤大挪移’。”楊逍哈哈一笑,左掌仍緊黏著謝無忌的右爪,右掌確暴起漫天掌影,每一掌都力若千鈞,向著謝無忌轟擊而來。
“真是‘乾坤大挪移’,這怎麼可能?”殿內眾人面面相覷,俱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疑不定。
謝無忌爪勢一變,左爪變得輕柔緩慢,但卻異常玄妙,劃出一道道圓圈,每每將楊逍勢大力沉掌擊,化解於無形。
“好!好一個自創的‘太極虎爪功’,當不弱於天下三大爪法……”楊逍長笑不已,深知再這麼鬥下去,也難以分出勝負,除非二人真的要分個生死,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當即鬆開黏著的謝無忌的右手,飄然而退。
謝無忌亦立時收手,不再追擊。顯然,只看二人這等表現,就知二人都還留有餘力。
殿內眾人看得更是驚駭莫名,萬沒想到,謝無忌的“太極虎爪功”,竟能化解楊逍“乾坤大挪移”的攻勢,這可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到不是眾人覺得楊逍就應該勝過謝無忌,而是對明教的鎮教神功“乾坤大挪移”有信心。
雖並不願讓謝無忌繼任護教法王之位,但此時楊逍再看向謝無忌的眼神,也不無敬佩之意。
謝無忌垂手而立,也不言語,靜等著楊逍的決定。他知道,以楊逍的自負,是決計不會作出胡攪蠻纏這等下作之事。
果然,楊逍目光緩緩掃過殿內眾人後,淡然笑道:“太極虎王,無忌自創的‘太極虎爪功’著實不凡,我看他的法王尊號,就以此命名吧。諸位以為如何?”
“太極虎王?不錯,這個尊號不錯……”眾人自無不同意之理。
“楊逍,恭喜你已練會了我教的鎮教神功‘乾坤大挪移’……”突然間,韋一笑抱拳向楊逍道喜。雖說是道喜,但隱含其中的深意,卻不無責問。
殿內眾人自然也都聽出了韋一笑話中的深意,紛紛將目光投向楊逍,靜等他的解釋。要知道,“乾坤大挪移”歷代都只能由教主修煉,更早就隨著上任教主陽頂天一齊失蹤,楊逍又是如何學會的呢?
楊逍苦笑道:“‘練會’兩字,如何敢說?當年陽教主看得起我,曾傳過我一些這神功的粗淺入門功夫。我練了十多年,也只不過堪堪練到第二層而已。再要練下去,便會全身真氣如欲破腦而出,無論如何,都沒法剋制。”
眾人這才放下了心中的疑慮,深知以楊逍的自負,乃至他對明教的忠心耿耿,是斷不會在此事上出言欺瞞。
隨之,殿內的氣氛又略顯尬尷,眾人失和久矣,自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還好,沒過多久,就有天字門弟子進來稟報,言祭拜聖火的大典已準備完善,隨時都可以開始。眾人也就不再耽擱,一齊向祭祀廣場行去。
祭祀廣場正中,一座祭祀高臺已佈置完善,祭祀法壇內,熊熊聖火,燃燒不休。廣場上,一列列明教弟子,分屬各部列隊,整齊劃一,俱都緊盯著法壇內的聖火,臉上滿是虔誠。
楊逍大步登上高臺,卓然而立。韋一笑,謝無忌,五散人,五位掌旗使,四門門主,先後登上高臺。 360搜尋:(.*☆\\半^浮^生//☆=
楊逍威嚴的目光,緩緩掃過廣場上眾明教弟子,高聲說道:“我教源於波斯國,唐時傳至中土。當時稱為祆教。唐皇在各處敕建大雲光明寺,為明教的寺院。我教的教義是行善去惡,眾生平等,若有金銀財物,須當救濟貧眾,崇拜明尊。明尊,即火神,也是善神。只因歷朝貪官汙吏欺壓我教,教中兄弟不忿,往往起事,自北宋方臘教主以來,已算不清有多少次了……”隨著楊逍話語的高低起伏,廣場上的眾明教弟子俱都心神盪漾,不能自已。
“南宋建炎年間,有王宗石教主在信州起事;紹興年間,有餘五婆教主在衢州起事;理宗紹定年間,有張三槍教主在江西、廣東一帶起事……”對歷代教主的英雄偉跡,楊逍更是如數家珍。眾明教弟子更是心馳神往,恨不得親身參與其中。
楊逍的聲音微微一頓,隨之又變得更為高昂,說道:“我教向來以驅除胡虜為己任!自從我大宋亡於蒙古韃子手中,我教始終堅持與韃子對抗,就成為了韃子朝廷的死敵。半年前,我教又出了個少年英雄,於江淮行省,率領我教分壇教眾,先後四次擊敗韃子大軍,斬殺韃子共計一萬兩千之眾,實乃韃子朝廷建立以來,首當其衝的創舉。而這位少年英雄,正是我教護教法王之‘金毛獅王’謝遜的公子,也是我教新任的護教法王之‘太極虎王’,謝無忌!”
“太極虎王,太極虎王……謝無忌,謝無忌……”廣場上眾明教弟子,齊聲高呼,這兩個名字,響徹雲霄。
至此,謝無忌在光明左使楊逍,“青翼蝠王”韋一笑,五散人,銳金、巨木、洪水、烈火、厚土五位掌旗使,天地風雷四門門主,以及一眾明教弟子的見證下,正是榮登護教法王,封號“太極虎王”。
大典最後的環節,自然是參拜聖火。
廣場上的所有人,俱都身體站的筆直,雙手交叉抱於胸前,雙手十指張開,舉在胸前,作火焰飛騰之狀,跟著楊逍唸誦明教的經文:“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