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若要接管鐵木族,儒門就會交由柳公彥負責。
說著,就看到此人和白廟賜微微打了一個眼色。
張靜濤心中一凜,再想到這些儒人說不定威脅完楊武媚,還有言辭來說動蕭狂風,立即打斷說:“儒門還真的是不要臉呢,出淤泥而不染這種可恥的話都說得出來。”
這話一說,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對面這些人全都變成了一臉的不忿,要來理論一番了。
“豎子,竟敢汙衊我聖人之言!今日不說清楚,我們先殺了你這豎子!”嶽鎮山更道。
麗麗白和愛德華明明無意說這些,可見這些人群情激憤,亦是無言以對,只能看向了張靜濤。
張靜濤便知道這樣,因周儒國出現這麼多年後,很多儒門之人,已然習慣了黑白顛倒,很多儒武犯惡時,或都會認為自己在做正義的事情。
而這些人中,或有一二個是身有智慧,卻仍要為虎作倀的,但其餘的,大多都是這種情況。
張靜濤就道:“好,我就給你們說個清楚,諸位,若說糞便、汙油、油漆等等未熟化的‘生汙’,那麼對於人類和植物來說,的確是屬於有害的髒汙廢物,但蓮塘的淤泥,可不同。”
柳公彥奇了,道:“什麼不同,不要吞吞吐吐!”
張靜濤道:“蓮唐淤泥,利用魚植套種,以水生生態,慢慢讓魚糞和枯葉之類,一起累積轉化成植物可吸收養分的熟泥,變廢為寶,便是傳說中女媧娘娘才擁有的可生生不息的息土,養育了無數人類。可出淤泥而不染,首先必然是把淤泥看作是一無是處的、品格低下的事物,才會以不染來形容,這其中潛在的心理暗示,是蔑視自古養育了我們的農業文明,因而,這句話,看似高潔,實則低邪,特別是,還正是這淤泥養育了蓮花,可見,這種聖潔清高的不染,是多麼可恥!”
嶽鎮山等人都是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愛德華卻哈哈一笑:“聖潔不好麼,我就喜歡華人要有德、要有聖潔,才取名愛德華,張正,遇到我,是你的運氣好,教一下你這不學無術的小子吧,這是解釋的角度不同,此句,僅僅是借用一則清,一則濁來說事而已。”
張靜濤冷笑:“這是狡辯,可謂是五行遁甲之術,用的是文章表面的華麗,聖潔,甚至熱血激情悲憤,來掩飾其中的惡!儒門中,這樣的文章有無數,真要我一一舉例麼?”
這樣的文章,在儒門中,比比皆是。
正是因為有這些文章,儒門中,才會又大部分人連好壞都分不清了,還往往是書讀得越多的,越是如此,反正糊塗活著,糊塗死去就可。
便如保護猛獸的荒謬。
愛德華心知張靜濤能舉出無數例子,連忙道:“你莫非要扯到天邊去?哼,不用一一舉例,就說說蓮花的‘只看遠觀,不可褻玩’好了,又有什麼惡了?”
而敢於這麼說,是因為愛德華認為人們未必能看出這句話中的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