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章 解開射字的奧妙

放緩了的洪水中的魚真的很好抓,每天都是大豐收。

阿咦就在稍高於洪水的一塊泥地上,和張靜濤一起挖了個坑,又挖了一條溝,溝通往一個小湖,讓這個大坑裡積滿水,把抓到未死的魚養在裡面,並用竹網水溝攔住,而不是用泥又堵死水溝。

因見多了各種水塘後,善於觀察的阿咦自然知道死水和活水是有分別的。

而這個地方,其實也不是太高,但從之前的洪水來看,就只高出這幾十公分,便已然不可能再被淹到,除非從地勢上來講,寒山西邊那上游的那些山勢又出現變化。

而對這種溝渠水閘法,阿咦似乎又記錄了一個字。

張靜濤極為好奇阿咦記錄的是什麼,可是,他不敢去看。

他只和阿咦在洞中製作起弓箭來,二人的工作主要是打磨竹條,製作弓身和箭支。

那箭支上可不能有竹節的,否則會刮傷手。

又要在箭支的背後開好凹槽給弓弦著力。

再用極細的麻繩,給箭支幫上豪豬刺,但那刺針沒用太長,以保證其韌度。

並且由於製作弓箭的設想一年前就有了,阿咦還在採石的時候,留存了很多圭石片,可以當箭頭,只要在竹箭前也開個叉,就能把石片箭頭綁上去。

張靜濤綁好一支感受了一下後,發現這樣的箭支在衝擊力足夠的話,絕對是有很強的殺傷力的。

只是,等偶爾天晴要去試弓的時候,阿咦卻發現扁擔太寬了,她的手不好抓。

連張靜濤抓著都覺得並不舒服。

二人就只能回洞裡,又在竹弓的中間的把手位置,於竹片的二側磨出二個凹弧來,減小竹弓的寬度。

但是這麼做好了後,阿咦又認為要加強這個位置的強度,就又和張靜濤一起加工,打磨出了一個加強片。

這個加強片只比長弓上的把手略長一點,作了漸薄處理。

阿咦把它綁在了弓的當中後,感覺這弓的彈性比沒這麼處理的弓好了極多。

而且,本來竹子對於把手來說還是薄了些,可如此一加強後,握著就很舒服了。

張靜濤也驚奇了,要知道,他見過的弓,可都是現代成品弓,哪裡見過這麼誇張的東東。

興致勃勃之下,他就給自己的弓加工了這麼一個弓把,但這個弓把作得更長了一些,結果,這把弓的彈力更強了。

弄好後,二人就又等天氣放晴後,去試箭。

試弓時,張靜濤覺得有點神奇,因這把長弓,和他後世見過的任何竹弓都不同,這個弓,就是要竹皮對著自己來拉的。

另外,以此弓的簡陋麼,張靜濤的確是很懷疑它的威力的人。

試射!

射的人是阿咦。

阿咦凝神,手很穩,沒把弓開到最大,而是隻開了九成。

繼而,拉弦的手並不馬上鬆手,而是等拿弓的手依靠身體猛然前傾,把弓對著目標一送,這時,拉弦的手才一鬆,把箭支放了出去。

卻是阿咦對長弓的彈力沒信心,不自覺依靠身體前欠,把左手往前一送,試圖幫助這長弓送一下箭。

未料,這就領悟了射箭最正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