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又運了一批土袋後,張靜濤認為足夠了,道:“留下在土袋不要動了,大家分隊準備。”
楚雲夢就驚奇看到隊伍並沒有集中於一點進攻,這張正明明人手不多,卻竟然打算分三段進攻長城,甚至騎兵都沒下馬,不知道是不是不打算參與攻城戰鬥。
包括趙敏和她,以及這張正認為的很重要女人,都被安排在了騎兵中。
對此,陳佳琪和楊武媚並沒有非要去衝鋒陷陣,她們的勇武事蹟早就足以這些青陽武士佩服了,她們的身份和作用對整個團隊是極大的,如今當然要儘量保證安全。
諸如眯縫兒這類的,雖不能說不重要,只是不會動搖核心,才可指揮一部分軍隊,來衝鋒陷陣。
為此,這張正竟然只打算用一千五百步兵去進攻同樣有一千五百守軍的長城,並且只要戰事拖延,就會有遠處遠處長城上的更多守軍朝著這裡撲來,那可是足足七千五百人。
楚雲夢覺得張靜濤大概是瘋了。
實則,不止他一個人這麼想,大部分人都在這麼想。
不是都說,攻城起碼三倍於敵人才可以有把握的嗎?這個主公到底是怎麼想的?
另外,這主公還利用擁有五百馬匹的優勢,讓白酒酒帶了三百件青陽特產的步兵重甲。
這是一種在皮甲上用了不少薄鋼板的全覆甲。
只有在不需要行軍的以逸待勞之下,並且平地作戰上,這樣的重甲才能起一些作用,否則武士的體力是吃不消的。
為此,很少有君侯試圖建立這種重甲兵的,因為若要行軍,這樣的重甲必須用馬匹來運,於是,這其實就是重甲騎兵用在步戰上,有這個條件,還不如直接出騎兵了。
用來攻城?還讓這三百名重甲兵扛所有的竹板來消耗體力?
這樣的笨重的重甲步兵能有機會攻上去?
被守軍稍稍一頂,就會重心不穩,滾落下來吧?
為此,所有人都緊張的大氣都不敢喘。
周全領著五百人,這是他第一次自己帶領大隊士兵戰鬥,還是這麼一場實力懸賞的戰鬥,周全完全無法猜測這場戰鬥的結果,他感覺自己握著盾牌的手都有點僵硬。
傳說中的長城可是有極強的防禦力的,才成為了儒人嘴裡抗擊外敵的憑籍。
然而,張靜濤似乎不這麼認為,雖然他也認為長城的確是華夏凝聚力的象徵,是華夏偉大的豐碑。
但在張靜濤看來,長城所在的位置,全都在華夏之內,何來的外敵!
外敵,這一稱呼,正如被歪曲了的鐵木之稱,匈奴之稱,正是那些儒鬼的分化手段。
只有白酒酒,同樣被安排在了後方騎兵中的她,看著長城,眼神中有些莫名的光華閃動,嘴角似乎還帶著一絲淡淡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