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知道了這個誇張法,又是二個讓無數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字解開了,那就是方字和萬字。
無疑,萬,就是用幻勾‘𠃌’那種緩慢的一絲絲下降的速度,把水體‘丿’,分為一萬分。
並且,能用一‘萬’絲的水體來測溫度‘丶’的器具,就叫作:方。
同時,這一方的含義,就是指邊長為10公分的一個立方體。
當然,它不叫立方米,而叫立方升。
升,正是說,用‘十’字代表的定位含義,細分‘′’水體‘丿’,得到溫度的含義,只是,十字中的一‘丨’的上頭超過了水體‘丿’的上頭,如此,就表示隨著溫度上升,這個定位儀會因水平面膨脹升高,得到比原來的水體‘丿’更高的位置,來表達水會膨脹的含義,如此一來,這個字才帶有了升高的含義。
十分巧妙。而這種測溫度的方法,毫無疑問,就是取自於阿咦自己的蠟燭計時法。
蠟模,最簡單的,正是方形。
而代表著幻勾的幻字,就是由絲和彎勾構成的,就是要告訴人們,幻勾是由以一絲絲的速度來勾銷蠟平面的。
張靜濤又看了看那玻璃立方升上的絲線。
的確很誇張。
那絲線布,上下寬10公分,已然被編織的豎徑固定了寬度,絲布側面的二邊,則是不封口的,那些編織用細絲還留著,而且留得很長,它們被拉著,平均分散開了,分佈在了二邊二塊一米長的木板上,來細分刻度。
一米的木板,已然足夠阿咦把蠶絲分出毫米級的足以讓人觀看清楚的間隙來。
在絲線顏色不同的情況之下,只要顫動一艮絲線,足夠讓人看清楚那絲線在水面的哪個位置。
為此,豎著的‘丨’字,和‘一’字的區別可是很大的。
‘丨’,是可以代表溫度的上下範圍的。
並且,因溫度是用這立方升上的細絲測量精確的上下數值的,因此,這一豎,就帶著一萬絲的含義。
筆畫‘′’,則是比‘丿’更細小的含有‘影分’含義的筆畫,自然就帶著細分的含義。
可想而知,所謂的單人旁‘亻’,其實主要含義是‘萬分’。
為此,諸如氣候的候字,製作的作字,這類字也就不難理解了。
於是,華字的完整奧秘終於完全解開了。
華字,不但有著竹十字取火,鋼鐵冶煉,磁針指南的高階天文,加號代表的數學,這些含義,還代表著對時間的應用,對大數字的掌握,對誇張法測量的掌控,和對氣溫與物體體積變化的理解。
而且,知道了‘亻’字旁後,有一個極為難解的字,一下就解出來了。
這個字,就是‘億’。億,說的就是:以含有‘萬’含義的‘亻’為基準,以同音‘乂’字編織法的含義,豎向不斷重複編織的含義,因‘亻’分出來的,其實是橫向的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