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這個數值是極為精準了。
並且用(3+0.05*4)*3*1/3.05這個公式的時候,也可以轉化為0.8*4*3/3.05=3.2*3/3.05,這不是巧合,而是圓形態就含有這樣的基值。
3.2的圓基值,不過是還缺乏一個更細微的三面積分底子。
為此,即便在之後的應用中,觀音娘娘張玉都仍會用到3.2來計算事物,因應用這個數字,我們很可能得到一個很精準的值,還會很有趣,很精妙。
愛因斯坦沒研究出圓周率吧?
因為他不是華人。
我能。
而之前,發現圓臺體積有誤差後,正因為不知是圓周率真值的差異造成的,我才以為是圓臺係數問題。
此刻,知道了圓周率的奧秘後,可再來解鬥字的奧秘。
由於觀音觀日月定天文,創造文字,很多文字都直接與此有關,就如鬥中的二點,就是‘點影分’並‘累加’的含義。
寒,冬字中,都帶有這樣的含義。
此處略解一下冬字。
冬,看似很難解。
但是,知道了觀音文明,就會明白,夕是指冬天日影加長,並且這樣的日子以丶分而累加,這就是冬天。
觀察鬥字,由一個十字和二點構成,這個十,可以表示斗的上下直徑和高,也就是三圍都為10。
但是,鬥上面還有二點堆疊,而且我們也知道,鬥可不圓柱體,斗的上下直徑當然那有一定的差異的,為此,上直徑還要加上二點含有的數字含義。
這二點既然是二次影分的含義,那麼就是說,要將10平分2次,並累計。
這就是鬥字帶有的衍生含義:決鬥、戰鬥含義,是二存一,再次二存一,並累計的含義。
如此,就是10/2/2,得2.5,當然,用在數學上的累計,就不是說優勝成績的累計了,而是要累計在10之上。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華夏真正文明的鬥,上直徑是12.5,下直徑是10,高是10。
如此代入鬥公式,我們發現,不直接用圓周率3.14754,而是仍採用圓的基值再加三分系數來算,會很有趣。
也就是用3.2*3/3.05來算。
計算如下:
V=πh(RR+R*
+
/3
=3.2*3/3.05*10(39.0625+31.25+25/3
=3.2*95.3125/3.05
=3050/3.05
=1000
是的,你沒看錯,這麼多小數的數字,算出來是1000,也就是1升,或叫1公升,換為重量就是1000克水。
觀音娘娘張玉的創造,每一個都是神蹟。
鬥,正是華夏真正文明的統一度量衡中的工具之一。
水,一向是用於各種計算的最佳基準介質,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
推演之,無數造船愛好者,不知古代一料是多少,其實很簡單,料字,米鬥構成,這是說樹幹一邊為一米,一邊為一斗,也就是斗的細口十公分的木材,就是一料。
這個鬥,證明了我推演出的張玉圓周率為3.147540有多麼精準。
這個世界上,有一縷瑰麗的音符,讓我不由自主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