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旺財在長安商界真的是BUG一樣的存在。
趙洵的書稿一遞到小胖子的手中,他立即組織人手排版、刊印。
這個時代活字印刷術已經極為普及,趙洵的文壇首秀《聶小倩》字數又不算太多,排版印刷並不會費太長時間。
作為第一批看到書稿的讀者,旺財對《聶小倩》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他認為這篇志怪傳奇很可能在長安城引起一陣風潮,絕對屬於爆款。
為此,他特意僱傭大量長安城中的閒散人員深入到各個市坊之中進行宣傳。
酒香也怕巷子深,精通此理的旺財知道這方面的錢絕對不能省。
他們手中都拿著一頁紙,紙上印有聶小倩開篇的部分。
見到讀書人模樣的便上前免費贈送,販夫走卒則一概略過,針對性目的性極強,效率極高。
一傳十十傳百,短短几日的工夫,長安城各大坊市大街小巷各色人等便都知道了這部橫空出世的志怪小說。
一時間街坊里巷紛紛開始討論,《聶小倩》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趙洵也憑藉此書名聲大噪,著實火了一把。
這讓趙小公爺有了更多的熱情投身於書稿創作之中。
聊齋各個故事相互獨立,各自成篇。
接下來,他要寫的是《畫皮》和《辛十四娘》。
藉著這股春風把最火爆質量最高的作品推出來,定能賺個盆滿缽滿。
雖然趙洵出身世家豪族不差錢,但誰也不會嫌錢多。
出名要趁早,趙洵顯然做到了這點,接下來只要瘋狂爆更,定能名利雙收。
...
...
平康坊,三江閣。
剛剛起床梳洗的韓妙儀對著銅鏡出神,似乎打不起什麼精神。
如同趙洵贈她的那首詞一樣,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她現在的狀態大體如此。
長安人口逾兩百萬,其中可謂魚龍混雜。
既有錦衣玉食,鮮衣怒馬的王孫公子,又有為了掙得一份炊餅、胡餅為生活奔波的苦哈哈。
韓妙儀自詡閱人無數,可像趙洵這樣的妙人她從未見過。
出身尊貴,彬彬有禮,文采斐然,英俊風流...
趙旭的身上幾乎囊括了一個男人該有的所有優點,這樣的一個沒有瑕疵的人竟然出現在了韓妙儀的生活裡。
這讓她覺得很不真實,可也讓她原本如一池死水的生活泛起了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