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LZ以小場優勢,登頂守擂。
伴隨著媒體報道、採訪,韓國觀眾才發現那麼多的青訓生,都是在隔壁賽區出道。
雖然也有不少人嘲笑隔壁眼光差,識別不了千里馬。
但懂的人,只會選擇閉嘴。
畢竟嘲笑的越狠,越證明一件事,那就是大韓民國留不住這麼多的人才。
從Khan的採訪就能看出。
如果有機會,他肯定願意留在LCK。
說的難聽點,才16、7歲,誰願意跑去海外打拼。但這不是沒辦法嗎,青訓營一屆那麼多學員,最多留下四五個。
拿去年轉會期舉例。
LCK十支戰隊加起來,只提拔了十幾個新面孔,平均下來,差不多每隊一個。
當然。
實際情況是,SKT、SSG、KT等豪門,只肯用老將,都不願意用新人。寧肯從北美賽區招攬有大賽經驗的Huni,都不願意啟用青訓。
作為主教練。
扣馬比大部分人懂青訓生裡有沒有好苗子。
只是新人技術再細膩,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管理層不喜歡等……
SKT俱樂部。
一場訓練結束。
扣馬再次強調:“他已經調整好了。”
“不可能。”經理一口回絕。
“他的表現比義真(Untara)好。”
扣馬知道管理層煩心的是什麼,但為了成績,他保證道:“乘燻(Huni)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還有一週就是季後賽,他該接受合練了。”
“你想被粉絲堵門?”
“他們只想看到戰隊拿出優秀的表現。我們會在季後賽證明這一點。”
“拿什麼證明?訓練賽?”經理對此嗤之以鼻:“訓練賽強有什麼用,你敢保證他正賽能拿出同樣的發揮。”
“打AFS,我不擔心上路。”
扣馬聊起了另一件事,“但對上SSG,我沒把握。”
對於SSG這位老朋友。
扣馬瞭解頗深。
他敢肯定SSG的策略是從邊路入手。除非被逼到絕境,否則SSG這賽季不會以中野為中心。
那麼要解這一招,只需要上路抗住SSG上野的攻勢。問題對於這一點,他本人對Untara沒有什麼信心。
雖然Untara是他本人親自邀請入隊,但扣馬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嚴格意義來說。
他並沒有放棄Huni。
春季賽能奪冠,Huni的作用擺在那。
之所以狀態下滑,原因也不是版本變動,而是心態問題。他初見Huni,就覺得Huni特驕傲,對自己的操作很自負。
MSI輸LGD。
Huni總是透露出不服——他當然有資格不服,那場BO5,他很少有機會跟Langx1V1真男人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