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工!”
次日。
結束拍攝,秦浩回到了熟悉的訓練室。
“怎麼說?”
趁著秦浩回來,領隊問起季後賽的事:“有什麼想法?”
“沒啥想法吧。”
秦浩斟酌著道:“這版本…對線期節奏挺固定的。”
金晶洙概括的很對,這版本,野區就是圍繞河蟹。然後看陣容需求選擇控先鋒還是交換小龍。
除此之外…沒什麼好聊的。
滾雪球這種事,一兩句概況不清。
領隊沒點頭也沒搖頭,反而聊起一二三陣,這才是他想問的。前一句只是用來開啟話題。
他暗示道:“自從評選出來…可能是對票型不滿意吧,不少人發牢騷說我們流量隊。其實被說兩句,也不會掉塊肉,只是…”
他眼神直往金貢的後背瞅:“…有點入魔。”
跟著領隊的視線看過去。
秦浩就說訓練室為什麼怪安靜的,原來是少了熟悉的雙語Rap和桌子受傷的聲音。
要知道。
麥哥曾經提過這事,嫌金貢有點吵,讓他排位別那麼激動。但別看金貢長著張老父親的臉,心裡卻藏著一座處於爆發狀態的火山。
所以…
麥哥的建議沒被採納。
不是金貢不想控制,而是有些對局,打野特別喜歡照顧上單,不罵兩句一整天都會不開心。
“我知道了…”
見秦浩理解,領隊像是去了一塊心病。不知道為什麼,秦浩才出去3天,隊伍就開始不對勁。他從沒見過金貢,能沉默“這麼久”。
最重要的是。
他凌晨2點熬不住上樓睡覺,上午11點下來發現金貢還在打,說明金貢熬了個通宵。要說這是為了備戰,但看錶情又不像。
因為只想拼一點的話…
不至於木著張臉,像是欠下鉅額債務似的…
同樣。
跟秦浩彙報後,領隊也沒忘記告訴郭皓。此刻,兩人神秘兮兮的站在訓練室門口,偶爾往裡張望。
“我一直以為金貢很抗壓…”
聽聞此事,郭皓生出些許感慨。
打了5年才出成績,這在電競圈確實罕見。
罕見的不是出成績,而是大部分人的職業生涯到不了5年。
畢竟…電子競技吃的是青春飯。
如果金貢17年夏不是在臉書發日誌,而是選擇在抗吧發貼,說自己22歲了剛帶隊降級,問吧友還能不能堅持,估計一百個裡有九十個都會勸他放棄。
在樸素的認知裡,這才是為了對方好。放下不切實際的夢。
“之前的壓力,來源於沒成績,自我懷疑,現在出成績了,又被罵投票冠軍…”
領隊放低了一點聲音:“可能…對抗壓的要求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