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到了12月,2007年的最後一個月。
電影市場也進入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今年賀歲檔之前就有《色戒》預熱,火爆程度甚至不屬於去年《曼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的時候。
11月1號上映的《色戒》以1.38億票房完美收官,李按、梁超偉都收穫了無數的讚譽。
11月30號上映的《命運來電轉駁》經過兩週的放映,也拿下了2700萬票房。
同一天上映的還有樊彬彬、梁佳輝主演的《蘋果》兩週也拿下近千萬票房。
11月還有一部好萊塢動作電影《虎膽龍威4》上映,拿下了2700多萬票房。
雖然除了《色戒》之外沒有一部爆款,不過接下來的十二月,才是電影市場真正爆發的時候。
而《集結號》和《投名狀》兩部大片也開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
《投名狀》口號喊得震天響:
2007年華語影壇投資最大。
四大天王巨星組合星光璀璨。
五大世界頂級幕後最強。
2007年度發行膠片複製最多:700個。
有史以來覆蓋數字銀幕最多:超過800塊。
相比《集結號》,《投名狀》最大的優勢就是投資之大、演員陣容之強了。
《集結號》裡除了鄧朝之外,連一個一線明星都沒有,所有演員片酬加起來只有一百萬。
用黃忠軍的話來說,為了把所有的預算都用在電影製作上,為了給觀眾更好的視覺享受,所有演員全都友情出演。
不過,這什麼四大天王巨星組合,是怎麼湊來的?
簡單粗暴的巨星營銷,就是《投名狀》的營銷方式,光李聯傑、劉德樺、金成武三個人的名字,就已經足夠吸引觀眾的目光了,接下里就靠電影本身了。
12月11號下午,京城奧體中心。
《投名狀》將在這率先舉行首映儀式。
李謙也被邀請參加了,伯納發的邀請函。
既然人家都請了,李謙也就走一趟。
而且這種大片,還是要在電影院,才能得到最好的體驗。
沒有走紅毯,避開了記者。
現在整個電影市場,都在關注《投名狀》和《集結號》,《生死頻率》在這時候宣傳根本沒有一毛錢用處。
除非面對記者,不斷貶低《投名狀》,這樣才有話題。
但是李謙又不是沒腦子,才會幹這麼沙雕的事。
只有等待《生死頻率》點映之後,口碑擴散,才是宣傳的時機。
或者,《投名狀》真的如李謙所想的那樣,因為全程太過壓抑,導致票房不如預期,這樣的話,《生死頻率》才能得到更多的曝光。
李謙是掐著時間過來的,來的時候紅毯都快走完了,據說中影和伯納請了一百位明星出席首映式。
首映儀式很快就開始了,主角當然是陳可鑫、李聯傑、劉德樺、金成武、許婧蕾他們幾個了。
電影首映禮,再過半個多月,李謙也要經歷一次,也都認真地看著。
更何況有李聯傑、劉德樺,可以說80年後都是看著他們的電影長大的。
《生死頻率》李謙甚至想象過雙湯的組合,周閏發和劉德樺的組合,不過也只是想想罷了。
首映儀式一開始談起了兄弟之強,劉德樺說“以前還相信兄弟情誼,現在不相信世間有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