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4章《返老還童》時間線的設定

“電視劇是不用花錢,但是不好看的話,換臺就是了,遙控器在觀眾手裡,就算網路播放,也是一樣,最終還是要拼質量。”

李謙轉而笑道,“即便光靠IP就能吸引人,主要還要靠影視劇本身的質量留住觀眾,如果想靠IP就忽悠住觀眾,而忽視質量,弄一大堆IP改編的爛片讓觀眾買單,那除非所有電影院和電視臺、影片網站放的全都是這些改編的爛片,否則都是不可能的。”

想了幾天,李謙也考慮清楚了,即便過幾年真的如預想中出現一代對腦海中那種業餘級別的影視劇,也只是段時間的陣痛罷了。

只要觀眾分得清好壞,那些爛片都會被市場淘汰,選擇全都在觀眾手裡。

除非市場上全都是爛片,整體水平被拉低了,觀眾沒得選,看哪個都不一樣。

.......

開了一上午的會,全方位地討論了一下合作這個大文娛產業計劃的利弊,最終還是決定,和企鵝合作。

李謙宣佈決定,“那這樣的話,公司新成立一個開發部門,專門負責評估有價值,並且適合影視改編的遊戲、、動漫,以及各種反向改編。

製片部門內部重組為製片部、製作部、製片財務部,老張繼續擔任總監,三個部門主管內部提拔還是招聘都行。

開發部評估好的專案,交由杜總過目,下發製片部門進行改編,交製片財務部核算成本,再報公司財務部稽核,由製片、製片財務監督,製作部製作。”

制度和程式,是任何一家有一定規模的公司,都必須要有的,即便麻煩了一點。

相比很多大公司而言,這個程式已經夠簡化了,只是看起來麻煩一點。

一個專案經過五個部門,但是實際上相比原先只要經過製片、財務,多了個開發部而已,只是改編的專案要經過開發部。

中間經歷的製片、製作、製片財務部,都是在製片部內部,只不過把一個部門的事,細分為三而已。

“沒問題李導!”趙軍滿臉興奮地應下,這樣的話,他這個製片總監,在公司的地位就水漲船高了。

“都沒什麼意見的話,大致方向就是這樣,具體的細節杜總你們可以更改,或者把製片部改成策劃部,要不然製片部下屬又有一個製片部,怪怪的。”李謙笑道。

“如果這樣的話,公司的製作團隊人手就大大不足了,無法同時製作這麼做專案,需要還拉起幾個隊伍嗎?”杜洋問道。

李謙想了想,搖搖頭,“不用,製作團隊能夠同時開啟四五個專案就足夠了,那些改編的專案,儘可能地和其他電視臺、製作公司合作,我們負責投資、監督,交給他們製作就行了。”

“也好。”杜洋點點頭。

“打鐵趁熱,《鬼吹燈》第一部《精絕古城》可以開始製作了,電視劇製作方面公司並不是太擅長,去問問山影那邊有沒有意向,儘可能使用二三線演員,這種電視劇拍不長,單整合本也高,找些便宜、有實力的演員,不在乎名氣。”

“《鬼吹燈》的話,上星不好過審吧?”杜洋遲疑道。

“山影本身就是體質內,他們心裡有把握,片名用《精絕古城》不要用《鬼吹燈》,堅持唯物主義,增加考古和科學的色彩,粽子之類的東西想辦法也改了,一切都能用科學解釋的通,劇情設計讓盜墓合法化,注意一切所得上交國家。”

《鬼吹燈》這種稽核還算好的,最起碼有一個大概明顯的線在那。

盜墓違法、太恐怖、粽子,主要就是這些。

統統規避掉,問題應該不大。

沒辦法,遵守規則。

......

暫時先做一部劇,也算是為正在籌備的電影版《鬼吹燈》預熱一下。

和企鵝那邊通了個氣,山影也願意加入進來,還拉上了江寧衛視。

未來影業出版權和一部分資金,企鵝出網路宣傳加一部分資金,山影出製作團隊和一小部分資金,江寧衛視同樣出宣傳資源加資金。

總體來說未來影業主控,四方合作,連上星電視臺都有了。

單整合本預計達到三百萬,創下國內電視劇之最。

之前現象級的《甄嬛傳》,電視臺和網路版權,幾輪加在一起,單集也就是400萬。

那是一年多以前了,明年價格繼續上漲,但是三百萬的成本,總共估計不到30級,整部劇頂多也賺不了幾千萬。

錢不錢的另說,質量要保證,李謙都帶頭做爛片,可想而知其他公司了。

敲定了合作,就開了個釋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