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騰華滔怎麼把《等風來》拍砸了呢!”
未來影業總經理辦公室裡,徐徵很是無奈地和杜洋聊著天。
賀歲檔未來影業就三部電影,除掉聯合出品的《警察故事2013》之外,也就剩《等風來》和《泰囧》了。
本來徐徵對自己這自導自演的第二部電影,是很有信心的,畢竟前作就大賣兩個億,還是在10年那個時候,兩億已經是大爆了。
再加上《我不是藥神》橫掃內地各大獎項,徐徵實現了金雞、百花、華表三大獎的大滿貫,一舉躋身中生代演員前列。
自身的名氣和口碑不用說了,還有《人在囧途》打底,這《泰囧》不光是他和王保牆,黃博也加入進來了,當初還沒開拍的時候徐徵就有絕對信心,大賣是必然的,甚至連十億票房都偶爾會想想。
而且,未來影業的電影,就沒有失敗的,還有這個不敗金身加持呢。
可是,就在上映前的一個月,騰華滔的《等風來》撲街了,鬧不好一億票房都拿不到。
前年《失戀三十三天》可是大賣六億多,才隔了兩年,騰華滔新片竟然連一億都破不了。
業內在笑話,未來影業的不敗金身破掉了,李謙也有走眼的時候。
原本信心滿滿的徐徵,此時也忍不住心裡打鼓了。
《失戀三十三天》六億,《人在囧途》兩億,兩者觀眾口碑都差不多,騰華滔都能失敗,那自己好像就沒有那麼穩了。
一開始只是有一點點憂慮,可是越想心裡越不對勁,越想越感覺沒那麼穩了。
今天跑來未來影業,和杜洋聊了聊電影的宣發。
《泰囧》是未來影業唯一的電影,宣發方面當然竭盡全力了,當聽杜洋說了完成的宣傳、營銷計劃,以及院線那邊拿到的排片,徐徵才安心不少。
可是,還是忍不住想吐槽兩句騰華滔,要不是他撲街了,徐徵壓根都不會生出這種心思。
“徐導你就放心吧,當初李導對你這個專案就很看重,他的眼光你還不信嘛。”杜洋有些無奈道,“宣發方面也不用擔心,5號上映,60%排片是能保證的,月初除了《四大名捕》也沒有其他的電影上映。”
“對了,有個事得和徐導商量一下,《泰囧》可能會提前一個星期開啟大規模預售,並且會在公司旗下的未來電影購票APP上獨家預售,到時候可能需要徐導幫著宣傳一下。”
“什麼?”
徐徵愣住了,雖然他也用過APP購票,但是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愣了一會,才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麼,頓時聲音拔高了一個音調。
“杜總要利用《泰囧》的票務壟斷來搶佔網上購票使用者?”
他語氣裡有些不滿,杜洋也聽出來了,也能理解,笑道,“徐導不要生氣,這正是因為我們對《泰囧》有絕對的信心,哪怕其他購票APP的使用者買不到票,也不會影響票房,他們最終還是會來下載未來電影,在這上面買票的。”
對自己的電影有絕對信心,話是這麼說,可徐徵心裡還是感覺有些不對勁。
不過,沒有和杜洋繼續追究,他也知道這是杜洋說了不算的。
唯一能做主的,還是李謙。
從未來影業離開之後,徐徵打了個飛的,來到了魔都,在海邊找到李謙。
李謙正在拍戲,徐徵也沒有出聲,只是站在李謙身後,也看著他面前的監視器。
《返老還童》的劇本徐徵是看過的,初看之時驚為天人,甚至比看《楚門的世界》劇本還要震撼。
一個逆生長的人,一段奇幻之旅,一段跨越數十年的愛情,一段共和國屹立世界之巔的歷史,包含了人生、愛情、家、國、親情、友情、哲學、宗教等等諸多方面。
而且,劇本還這麼有意思!
藝術與商業的完美結合,甚至就藝術性而言,比很多文藝片都強上許多。
看過劇本,徐徵自然知道這拍的是那一場戲,就是男主角將行將就木的父親送到海面,就這麼看著夕陽落下,一前一後,靜靜地坐著。
徐徵還記得這一幕裡有一句男主角的旁白:不順心的時候,你可以像瘋狗一樣發狂,可以破口大罵,詛咒命運,但到頭來,還是得放手。
劇本里這樣經典的臺詞太多了,徐徵都記得清清楚楚。
“好,過!”
監視器前,李謙拿著對講戲宣佈這個鏡頭完成了。
其實就是兩人坐著的戲,然後一人一個特寫。
陳昆的父親,找來了柳雲龍客串,這是1945年的人,也就是民國人,國內有些演員就有種典型的民國範。
比如趙文瑄,比如柳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