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老還童》的特效在11月初正式完成,包括電影裡從頭到尾的旁白,也在之前做完剪輯就讓陳昆錄好了。
除了因為特效的完成,還有些鏡頭需要調色之外,所有後期基本上已經完成了。
檔期已經宣佈出去了,12月4號星期四上映,還有最後一個月了。
電影上映前是要送審的,而且涉及到了不少比較敏感的歷史事件,李謙也拿著一份複製來到了中影。
作為國企老大,整個電影行業其實還是要受到中影的管轄,很多事情表面看不出來,但是中影對行業的影響力,遠比看起來的要強。
韓三坪年初卸任退休了,整個中影的高層都換了個遍,新上任的掌門人是電影局的一位副局長。
《返老還童》這部電影要稽核的話,肯定不光光是光電審查委員會的事,包括宣傳、總政、統戰、婦聯、民政各個部門也得派人來參與稽核。
畢竟,電影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東西,哪怕情節不多,可李謙他的電影影響力在那擺著。
導演的影響力不一樣,稽核力度的也不一樣,不過也有好處,那就是一些可過可不過的東西,都能過。
張一謀之前那部《滿城盡帶黃金甲》,那些暴露的鏡頭,一刀沒剪,就是因為這是張一謀的片子,你換賈張柯試試?
而在北美,這片子被定為R級,也就是限制級。
年初去世的第六代導演路學長,處女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稽核不過,光電沒有具體意見,但就是不行。
結果刪刪改改,改了兩年,換了個片名,才終於透過了稽核。
這就是差距,當然也可以說不公平,但是大導演們用一部部成功的電影換來了如今的地位,和自己應得的待遇,也不算什麼不公平了。
這算時間沒什麼事,李謙也把整部電影來來回回看了幾遍,應該沒有哪裡有問題,不用挨刀。
不過,為了表示對國企老大的尊重,李謙還是帶著複製來到了中影,請新上任的中影董事長賴培康幫忙看看,指導指導,然後代為送審。
畢竟他也掛了個出品人,出品方也後來象徵性地,加上了中影,算是賴培康參與進去了。
中影的小放映室裡,賴培康和幾位高層都在,一同看完了這部150分鐘的長篇電影。
“呼。”
在場的幾人突然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賴培康坐直了什麼紙,低頭看了看手上的表,說道,“這兩個半小時竟然沒什麼感覺,好像一下子就過去了。”
“是李導這部電影拍的太好了,我看很多90分鐘的電影,都覺得時間比這還長。”
“全神貫注看150分鐘的電影,一次表都沒看,這還是我第一次這麼認真啊。”
“要不是腰有些酸了,我都覺得時間沒過多久。”
幾位老總、副總也頗為感慨地說著。
“這部《返老還童》絕對稱得上史詩電影了,國內這些年電影行業發展的這麼快,娛樂性質的電影不缺,就缺了一部這樣的電影啊。”
“可惜少了些內容,否則完全地把過去六十多年新中國成立的重大歷史都展現出來,那就完美了。”也有人有些惋惜。
“幾位老總謬讚了。”李謙笑笑,也沒有謙虛什麼的。
至於可惜沒拍的東西,沒辦法,不好拍,李謙也不想去拍那些事。
60年代末,那個據說不到20歲,就統一了京城的南北城,成了京城有史以來唯一一位黒道領袖的小混蛋,這種拍了也沒什麼意義,而且也不好拍。
幾位老總、副總們接著對電影的稽核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基本上都不覺得有什麼敏感的東西。
寒酸了一會,李謙來到了賴培康的辦公室,“賴董,送審的事情就麻煩你了。”
“李導客氣了,那我下午就幫你遞上去,讓上面儘快聯絡各部委,組織稽核。”
說了下稽核的事,賴培康說起了另一件事,“李導,沒想到你還擅長戰爭戲,我們正在籌備《建軍大業》,也算是戰爭片,不知道李導有沒有想法?”
《建軍大業》?
這種獻禮片,李謙是真沒興趣,上下兩難的東西,想讓上面和觀眾都滿意太難了。
“賴董,我只會拍商業片,獻禮片恐怕把握不好尺度。”李謙婉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