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影的世界,新世紀華語電影的第一個十年。”
就在《我是傳奇》破八億之後,當天晚上,電影頻道製作了關於21世紀第一個十年,華語電影的總結欄目。
電視機螢幕裡,不斷閃過過去十年來的一部部國產電影,同時還伴隨著一道大氣平和的女聲。
“這是華語電影最好的時代,在華語電影商業化的宏偉程序裡,數不盡的角色歡鬧登臺。
紛紛擾擾的爭辯與質疑,浮浮沉沉的聲名與權力,一切都掩匿在歷史前進的大浪裡,10年來的華語電影,滿是喧譁與騷動,誰又知曉,我們最終何去何從?
遙想2000年的李按,英姿勃發。《臥虎藏龍》橫掃國際影壇,奧斯卡上領銜華人揚眉吐氣。
再看2002年的張一謀,躊躇滿志。一部《英雄》號令天下,巨星雲集,萬人空巷,華語電影以此作為分水嶺,正式走進大片時代。
拍攝《無極》的程凱哥,打造《夜宴》的馬小剛,功成名就的第五代導演,哪一個不是意氣風發,挺身站在華語電影的風口浪尖,曾經締造了香江電影輝煌成果的黃金一代,也在此時紛紛北上,摩拳擦掌。
周星池的《功夫》、徐客的《七劍》、陳可鑫的《投名狀》、吳雨森的《赤壁》,個個來勢洶洶,排場浩大。
世紀初的的華語大片,往往是集合了兩岸三地的頂級全明星陣容,有時甚至還會邀請國際知名演員和技術團隊加盟。”
隨著電視機裡的女聲開始介紹二十一世紀頭一個十年裡,一部部舉足輕重的華語電影。
一部部大片,在三分鐘的時間都概括了個遍。
緊接著,語氣變得有些激昂。
“而未來終歸還是屬於年輕一代的,新導演很快用自己的作品,改變了華語電影的樣貌,如今,叱吒影壇的面孔,也迎來了更新換代。
2007年12月30號,《生死頻率》上映,李謙橫空出世,以24歲的年紀拿下億元票房,正式開啟了年輕一輩導演崛起的序幕。
在這之後,寧昊憑藉《瘋狂的賽車》躋身億元票房俱樂部,蘇侖接連兩部科幻愛情片《超時空同居》、《暖暖內含光》大賣五億票房,愛情片成為熱門型別。
吳經一部極具創意的《絕地求生》開拓了動作片的新型別,徐徵的《人在囧途》在一眾惡俗搞笑片中更是一股清流。
而作為新生代導演的領軍人物,李謙憑藉一年一部高效率、高口碑的精彩電影,成為了觀眾最喜愛的導演。
父子親情、兒童教育、人倫道德,兼具娛樂和深度,商業與藝術並存,既深受觀眾歡迎,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時,也引發了社會的思考。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華語電影取得了圓滿的成功,第二個十年華語電影有了李謙他們這些新生代導演,也將迎來新的篇章。”
......
電影頻道沒有像媒體一樣,說什麼大師不大師的,但是內容已經很直白了。
21世界的頭一個十年,是第五代導演和一眾北上的香江導演的時代,已經開始的第二個十年,將會是年輕導演的時代。
而李謙又是新生代導演領軍人物,不言而喻,李謙就是第二個十年,華語電影的頭號人物。
節目播出之後,再度為李謙的熱度加了一把火。
商業電影大師,雖然有不少不同的聲音,不過至少大部門媒體和觀眾都接受了。
論聲勢,無人出其右,恐怕也只有《英雄》之後的張一謀、《霸王別姬》之後的程凱哥,以及《臥虎藏龍》之後的李按了。
不過,對於老一輩的名導來說,即便認可李謙的成績,可也不會去認可新的十年是由李謙引領了。
只是張一謀是那種典型的中庸性格,程凱哥跟個老幹部一樣,江文心高氣傲,但也不是喜歡在媒體面上放大話的人。
而馬小剛,本該站出來大放厥詞的他,現在也沒空了。
1月28號,春節即將來臨之際,行業內關於馬小剛的爭奪,也終於落幕了。